自那晚之后,狄仁杰的生活看似恢复了原有的节奏,但一些细微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他办公桌的角落,多了一份关于“李元芳”的初步调查报告。
资料少得可怜,只有最基本的户籍信息——孤儿,自幼在城郊的福利院长大,成年后搬离,履历一片空白,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社保记录,像一抹游荡在社会边缘的幽灵。
照片是多年前的身份证照,上面的少年眼神怯懦,与那晚树下那个目光执拗的年轻人判若两人。
更重要的是,没有曾泰所猜测的任何犯罪记录,甚至连交通违章都没有。
这份过于“干净”的档案,反而加深了狄仁杰的疑虑。
他习惯于掌控局面,习惯于洞悉一切,而李元芳的存在,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扰乱了他固有的秩序感。
他开始更留意周围。
有时是在下班途中,有时是在外出调查案子的间隙,他总能不经意地,在那个年轻人可能出现的角落,捕捉到那道熟悉的身影。
李元芳似乎并不刻意隐藏自己,但也从不靠近,总是维持着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像一个沉默的影子,一个安静的守护灵。
狄仁杰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没有驱赶,没有质问。
他在观察,在等待。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判断这个年轻人的意图,以及他背后可能隐藏的秘密。
这天下午,狄仁杰需要去城西调查一桩经济纠纷案的关联企业。地点相对偏僻,需要经过一段人烟稀少的旧工业区道路。
天空阴沉,飘着细密的雨丝。狄仁杰驾驶着黑色的公务车,平稳地行驶在湿滑的路面上。
车载广播里播放着舒缓的古典乐,但他眼角的余光,却通过后视镜,注意到了那辆始终保持着固定距离的旧摩托车,以及车上那个穿着深色雨衣的瘦削身影。
他果然跟来了。
狄仁杰面色不变,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了一下。
在一个岔路口,他原本应该直行,却突然打转向灯,拐进了一条更为狭窄、废弃厂房林立的支路。
后视镜里,那辆摩托车犹豫了一下,也跟了进来。
狄仁杰的车速不快,仿佛在寻找门牌号。雨刷器有规律地刮擦着挡风玻璃上的水痕。他的目光冷静地扫过两侧斑驳的厂房围墙和空无一人的街道。
就在经过一个岔巷的瞬间,异变陡生。
一辆破旧的面包车毫无预兆地从岔巷里冲出,速度快得惊人,直直地朝着狄仁杰的车身侧撞来!
刺耳的刹车声和轮胎摩擦湿滑地面的声音尖锐地响起。
狄仁杰瞳孔微缩,反应极快地猛打方向盘,同时踩死刹车。
巨大的惯性让车身失控地打横,险之又险地与那辆面包车擦身而过,车尾重重地扫在路边的隔离墩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安全气囊没有弹出,但巨大的冲击力依然让狄仁杰的身体剧烈晃动,胸口被安全带勒得一阵发闷。
那辆面包车一击不中,毫不迟疑,引擎咆哮着,再次调整方向,显然目的明确,就是要将他置于死地。
狄仁杰迅速挂上倒挡,试图摆脱困境,但对方的速度更快,庞大的车身已经封堵了他大部分退路。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从后方疾驰而至!
是李元芳的摩托车。
他扔开了雨衣,摩托车以一种近乎失控的速度,丝毫不避让地直接撞向了面包车的驾驶座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