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这样说了,他还能有什么意见?再多的话也都吞肚子里了。
不过心中也是不可避免的松了口气,这就是直接给他一剂强心针——万一他真的成不了了,等到主君登位自然会召他回来。
不过苦几年是不可避免的。
“是,主君。”
……
天光澄澈,万里无云。
大秦准太子嬴炎主持的“百家大议”,便在这般朗朗晴空下,正式拉开了序幕。
这里是秦始皇嬴政的一处别宫,距离咸阳城不远。中间是仿造齐国稷下学宫辩论台所改造的高台。
四周有不少看台,是为了参加百家大议的人员,以及一些高官所准备。
丞相王绾、冯去疾,战功彪炳的老将军王翦……这些帝国官僚体系的顶尖人物,此刻也混杂在人群中,低声交谈。
二楼的雅间,视野绝佳,能将整个高台乃至四周看台尽收眼底。嬴政凭窗端坐,玄衣纁裳,身姿挺拔如松。
——那些乱七八糟学派的也就罢了,怎么他麾下的臣子也乱糟糟的?
丢人。
还没有正式开始,嬴政移开视线,眼不见心不烦。十九端坐在他旁边不远处,执着笔在奏章上龙飞凤舞,偶尔停顿一下侧耳倾听,然后继续写。
不用他盯着,也有孝公给他解释大概原理。而他,可以借此了解那位孝公到底是怎么想的。
嬴炎精神头不是很好。被这些奏章磨的没了脾气。
为什么临近百家大议还要他处理这些?难道不应该是父皇体恤他即将面对的巨大压力,大发慈悲,给他减减负,让他专心准备应对那些难缠的诸子百家吗?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