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风云的尘埃落定,并未让李凌霄有丝毫松懈。对他而言,每一场胜利都只是下一段征程的起点。在华艺和“量子太平洋”的威胁消除后,“凌霄集团”迎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但这平静之下,是李凌霄为帝国未来勾勒的更宏大的蓝图。
“天夜娱乐”已然成为行业标杆,日常运营在赵文瑄成熟的管理下井井有条。沈哲在摘得影帝桂冠后,并未沉迷于荣誉,反而更加沉潜,精心挑选着下一个能突破自我的角色。林清雅除了继续音乐事业和“星光计划”的拓展,也开始更多地参与到“天夜”的音乐战略规划中,展现出卓越的视野和管理潜能。
李凌霄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更具战略意义的领域。
“天云医药”项目筹备组的第一次正式会议,在集团总部保密级别最高的会议室召开。与会者除了李凌霄、王薇、孙浩等核心成员,还有几位新加入的医药领域专家和那位由林清雅父亲引荐的、掌握核心专利技术的工程师——刘工。
刘工是个典型的技术人员,不善言辞,但一谈到他研发的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及其在医用材料领域的潜在应用,眼中便焕发出炽热的光芒。他带来的初步实验数据表明,这种材料在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力学性能上,具有传统材料难以比拟的优势,尤其在骨科植入物和药物缓释载体方面潜力巨大。
“……关键在于后续的生物学评价、临床试验和规模化生产的工艺突破。”刘工最后总结道,语气带着技术人员的严谨,也透露出对资金的渴望。
李凌霄仔细翻阅着手中的技术报告和可行性分析,脑中“商业洞察”能力高速运转,评估着其中的机遇与风险。医药行业壁垒高、周期长、监管严,但一旦成功,回报亦是极其丰厚,且能构建极深的护城河。
“技术方向我认可。”李凌霄放下报告,目光锐利地看向王薇和孙浩,“王薇,你负责协调资源,尽快完成项目公司的注册和初期团队搭建,按照最高标准建立实验室。孙浩,你的团队需要评估,我们的‘星枢’系统和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否在药物筛选、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甚至智能诊断辅助等方面,为‘天云’提供技术支持。”
“明白!”王薇和孙浩齐声应道。他们都清楚,这将是集团未来重要的增长极。
“刘工,”李凌霄转向略显紧张的技术专家,“欢迎加入。你需要什么,集团会尽全力支持。我只有一个要求,速度和质量,必须兼顾。”
刘工用力点头,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
“另外,”李凌霄补充道,“这个项目的初期,保持低调,专注于研发。”
就在“天云医药”悄然起步的同时,李凌霄的目光也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国际化。
他让张浩整理了一份关于全球主要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和北美文娱、科技以及新兴消费市场的详细分析报告。报告指出,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文化出海的国家战略,提前布局海外,既是机遇,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