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新的蓝图,钱从哪来

杨副县长倒台,青阳县的天,似乎都蓝了几分。

沐家村更是成了全县的香饽饽,县里市里省里的各种表彰、锦旗,跟雪花片似的往村委会送。村口那条新修的土路,如今被来来往往的考察团和采访车,压得越来越结实。

沐添丁成了名人,走到哪儿都有人喊他“沐主任”、“沐老板”,搞得他浑身不自在。他还是喜欢社员们喊他“添丁”,听着踏实。

这天傍晚,送走又一波邻县的考察团,沐添丁、林杏花和张二奎三人累得瘫在村委会的椅子上,半天不想动弹。

“我的个乖乖,今天这帮人,问题可真多,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张二奎灌了一大搪瓷缸子凉白开,长长地舒了口气。

林杏花一边整理着桌上乱七八糟的记录本,一边笑着说:“你还嫌烦?人家是来学习取经的,说明咱们干得好,他们羡慕呢!”

这话不假,如今的沐家村,在十里八乡那是独一份的荣耀。谁不羡慕?谁不眼红?

沐添丁却没接话,他靠在椅背上,眼睛望着窗外那片被夕阳染成金色的山林,心里正盘算着另一件更重要的事。

“杏花,二奎,”他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另外两人立刻坐直了身子,“我琢磨着,咱们不能老是这么卖原料。”

“卖原料?卖鸡卖羊不挺好吗?”张二奎没听明白。

林杏花心思细,她放下手里的本子,问道:“添丁,你是不是又有啥新想法了?”

“嗯。”沐添丁点点头,站起身,走到墙边,那里挂着一张他自己画的后山规划草图。他指着图上的鸡舍和羊圈,“咱们的鸡,两块钱一斤卖到省城,看着是不少。可你们想过没有,春江饭店把咱们的鸡做成白切鸡,一盘能卖多少钱?咱们辛辛苦苦养大一只鸡,赚的都是辛苦钱,大头让别人赚走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更重要的是,咱们的命脉,还攥在别人手里。春江饭店的王总厨跟咱们关系好,他肯给高价。万一哪天王总厨不在了呢?换个不认咱们的人上来,人家说你的鸡只值一块钱,你卖不卖?不卖,几千只鸡就得烂在山上!”

这番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林杏花和张二奎心里的那点自得。

他们光看到了眼前的风光,却忘了当初被杨副县长和食品公司卡脖子时的绝望。沐添丁说得对,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是真的强大。

“添丁,那你说咋办?”张二奎急了,一拍大腿,“俺听你的!”

“加工!”沐添丁的眼睛里闪着光,“咱们自己建加工厂!把鸡做成卤鸡、熏鸡、白条鸡,包装好了,贴上咱们‘青山裕民’的牌子!把药材烘干、切片,做成一包一包的药茶、汤料!把果子做成罐头、果干!到时候,咱们卖的就不是鸡,不是果子,是商品!咱们自己定价,谁也卡不了咱们的脖子!”

他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属于沐家村的商业帝国。

“咱们还要搞旅游!把山上的环境弄好,修几间干净的木头房子,让城里人周末来咱们这儿住,吃咱们的鸡,钓咱们的水库鱼,摘咱们的果子,体验农家生活!这又是一笔大收入!”

林杏花和张二奎听得目瞪口呆,张着嘴,半天合不拢。

加工厂?旅游?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们感觉自己的脑子完全跟不上沐添丁的思路。养鸡养羊,那是他们能理解的范畴。可建厂子,搞旅游,那是什么概念?那是国家才能干的大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