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命运的齿轮,开始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转动。
“苏超替补入选国青”,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梗和话题。网上议论纷纷: “国青选人现在这么野了吗?苏超的都能直通?” “看了视频,这速度是真快,但技术好像有点糙啊?” “赌五毛,这是去陪练的。” “徐州之光!轮滑侠加油!”
带着质疑和期待,苗润东背着简单的行囊,告别了苏超的板凳席,踏上了前往国青集训基地的旅程。他的逆袭之路,才刚刚开始。
---
【第三章:国青试炼!速度与迷茫】
国青队的训练强度和战术要求,远超苏超。这里云集了全国同年龄段最好的球员,很多来自中超豪门梯队,脚下技术、战术意识、身体对抗都高出苗润东不止一筹。
初期,苗润东极其不适应。他引以为傲的速度,在队友们看来“只会傻跑”。他的传接球失误频频,防守选位糟糕,在分组对抗中常常找不到北。他仿佛又回到了在徐州队刚开始时的窘境,甚至更糟。
“那个从苏超来的…好像除了快,没什么特别的?” 类似的议论开始出现。
苗润东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夜晚,他独自在训练场上加练,一次次地重复着传接球、射门的基本功。他的轮滑经历让他不怕苦不怕累,但足球的复杂性让他感到迷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转机再次来自一位独具慧眼的助理教练。他没有试图把苗润东改造成一个“全才”,而是决定 “放大他的唯一性”。
“苗润东,忘掉那些复杂的跑位!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当我需要的时候,像一把尖刀一样,给我插进去!用你的速度,冲垮他们!”
教练为他设计了极其简单的战术:防守时可以参与度低,但一旦由守转攻,你的任务就是头也不回地往前冲刺! 不需要你过多盘带,只需要你跑到位置,然后把球送进禁区或者射门!
这套战术,极大地简化了苗润东的思考,将他的优势最大化!
接下来的队内教学赛,苗润东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次次地用绝对速度生吃对手防线。虽然很多次越位,虽然很多次最后一传或一射质量不高,但那摧枯拉朽的速度,足以让所有对手胆寒!
队友们开始意识到:“我靠,这哥们儿虽然糙,但这速度真是核武器啊!”
“核武器”、“人形自走外挂”、“轮滑导弹”——苗润东在国青队内部,也收获了新的绰号。
---
【第四章:一球成名!中日韩运动会の闪电刺客】
第33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这是苗润东第一次身披国字号战袍出战国际比赛。
前三场比赛,他基本都是替补登场,利用速度冲击对方疲惫的后防线,表现中规中矩。
直到对阵韩国队的关键战。
比赛陷入僵局,时间所剩无几。主帅看了一眼替补席,目光锁定在苗润东身上。
“苗润东!准备上场!记住你的任务!”
他上场后不久,中国队后场断球,一脚并不精准的长传飞向前场左路。
所有人都觉得这球大概率会出界,或者被韩国后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