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结束

王子师,别来无恙啊!成大器仰头看向城楼,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晨风中远远地传开,带着毫不掩饰的嘲弄和挑衅。

众人这才看清,原来那身披亮银甲的人正是成大器。他的银甲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与他整个人融为一体。而在他的腰间,还悬挂着一柄长枪,枪尖上的鲜血正顺着枪杆缓缓滴落,在地上形成一滩触目惊心的血迹。

王允的脸色在一瞬间变得如同铁青一般,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血色。他紧紧地握着栏杆,手背的青筋因为过度用力而凸起,仿佛要爆裂开来。

如果不是成大器这个乱臣贼子混上城楼,斩杀了皇甫嵩,打开了城门,西凉军又怎么可能如此轻而易举地突破防线呢?王允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他觉得自己的努力和计划都在这一刻化为了泡影。

他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猛地向前一步,身体前倾,手指直直地指向城下的敌人。他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变得嘶哑,怒吼道:“乱臣贼子!你们这群背信弃义的家伙!就算我死了,变成厉鬼,也绝对不会放过你们!”

成大器朗声大笑,笑声震得雾霭都散了几分:王司徒还是这么爱说大话。当日你设连环计杀董太师时,可曾想过有今日?他抬手摘下头盔,露出被汗水浸湿的黑发,某家是粗人,不懂什么春秋大义。只知道谁杀了俺们弟兄,俺们就得找谁报仇!最后几个字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城下数万西凉军齐声呐喊,声浪直冲云霄。城楼上的侍卫们顿时变了脸色,有个年轻的羽林郎手一抖,长戟一声掉在地上,引得周围人一阵慌乱。

刘协被这股杀气惊得后退半步,随即又强撑着往前挪了挪。他努力挺直腰杆,学着父皇当年训斥大臣的模样,扯着嗓子喊道:大胆匹夫!见了朕为何不跪?

话音刚落,他就后悔了。成大器的目光扫过来时,那里面的寒意像淬了冰的刀子,让他瞬间想起被董卓捏着下巴的感觉。他下意识地攥紧龙袍的衣角,指缝里渗出汗来。

成大器在城下拱了拱手,动作却敷衍得可笑:陛下恕罪,甲胄在身,不能全礼。他顿了顿,语气陡然转厉,某今日来,只为一事——诛杀国贼王允,以清君侧,为董太师报仇!只要陛下交出此人,某立刻带着弟兄们撤兵,绝不多扰。

放肆!刘协的小脸涨得通红,既是愤怒,也是恐惧,王司徒乃国之柱石,朕岂能......陛下!王允突然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冰凉的城砖上,老臣死不足惜,只求陛下保全大汉宗庙!他花白的头颅抵着砖缝里的青苔,声音带着决绝,请陛下将老臣交出去,莫要为了一老朽,让祖宗基业毁于一旦!

刘协看着趴在地上的老臣,突然想起一年前的深夜。王允也是这样跪在他的龙床边,捧着密诏泣不成声,说董卓一日不除,汉室一日不得安宁。那时殿外的月光照在老臣的白发上,像落了一层霜。

陛下!成大器的声音又传了上来,带着不耐烦的催促,某的耐心有限,再不退步,休怪某下令攻城了!城下突然响起一阵金属摩擦声,数万西凉军同时举起了刀枪。阳光恰好穿透云层,照在密密麻麻的兵刃上,反射出的寒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城楼上的守军顿时乱了阵脚,有几个老兵开始偷偷往垛口后面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协的腿肚子忍不住打颤,他偷偷瞥了一眼王允,见老臣依旧挺直腰杆跪着,突然觉得喉咙发紧。他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连声音都发不出来——原来当真正的危险降临时,那些从太傅那里学来的帝王话术,竟如此苍白无力。

王子师,看来陛下是舍不得你啊。成大器突然笑了,翻身下马,从亲卫手里接过一张弓。他弯弓搭箭的动作行云流水,箭矢瞄准的却不是王允,而是城楼东南角的角楼。的一声脆响,箭矢穿透晨雾,精准地射断了角楼的悬铃绳。铜铃坠落在地的闷响,像一记重锤敲在所有人心上。这是警告。成大器的声音冷得像冰,下一箭,就射穿杨侍中的发髻。

杨琦一声跪倒在地,肥硕的身子抖得像筛糠。他怀里的狐裘掉在地上,滚到刘协脚边。王允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成大器!休要伤陛下分毫!老臣随你去便是!

说罢,他整了整朝服的褶皱,朝着刘协深深一揖:陛下,老臣去也。望陛下日后亲贤臣,远小人,复我大汉荣光!刘协看着老臣转身走向城楼的台阶,突然想起哥哥刘辩被毒杀前,也曾这样朝他拱手。他想喊住王允,喉咙里却像堵着一团棉花。直到王允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他才蹲下身,抱着头无声地哭了起来。

城楼下很快传来成大器的笑声,还有刀斧碰撞的脆响。杨琦想扶他起来,却被他一把推开。御座上的龙纹再精美,终究护不住想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