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向阳没管他们的震惊,继续自顾自的说着话:“我身材瘦小,就做妹妹吧。”
寒棣姝一直坐在她的身旁握着她的手,她最开始听得云里雾里,听得多了也逐渐回过味来。
不管乌向阳是不是寒家的血脉,是不是寒家的孩子,以后住不住在寒家,她都是她寒棣姝的救命恩人。
如果说她留在寒家更好,虽然念念也是她的侄女,她夹在中间固然难做,可向阳若是受了什么委屈,她这个做小姑的也会为向阳出头。
此时听见小姑娘说让念念留下来,并且自愿做妹妹,她就又想起了那日她小小的身躯,撑住她这个大人的重量,将她扛到了自己那逼窄的小屋。
她无法想象十三岁就要为自己的生活操劳,住在小小的杂物间,有干不完的活。
她在成衣铺打杂,只为了能够吃饱饭,为了将掌柜不要的衣服整理干净带回慈幼院。
她那时的心情与现在的心情似乎同频,她心疼得无以复加。
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呢,向阳甚至可以要求各归其位,要求那份宠爱只给到她自己。
寒棣姝眼含热泪的开口:“你有什么想要的吗?告诉小姑,小姑一定给你办到。”
她会尊重孩子的决定,但是她也绝对不会让孩子吃亏。
寒大人也觉得愧对孩子,但此刻见她不卑不亢的样子,又觉得倍感欣慰,不愧是他们寒家血脉。
“祖父做主,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寒棣姝能给的或许只是她能调动的资源,而寒老太爷发话,一大家子都得听。
乌向阳诧异的看了一眼面露和蔼的寒老太爷,半晌,她才说:“我自小在慈幼院长大,我回了家,我有了余力,我会经常去慈幼院照顾幼小。”
她知道高门大户里的小姐大多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是她没有办法抛弃充满回忆的慈幼院。
她在那里哭过,笑过,迷茫过,不可否认那里有痛苦的回忆,但那也确实是她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地方。
她不愿意回到家中有的更大的本事之后,却要她与幼时长大的地方彻底分割。
乌向阳知道这个想法对于高门大户来说有些出格,但她还是想试一试。
她忐忑地等待着审判,她的等待像是过了几个春秋,可实际上也才几个呼吸间,她就听见了寒老太爷的答案,他说“好”。
“寒家也会尽量帮助慈幼院的人,适龄的孩子可以到寒家的铺子庄子上去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