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25日国内媒体头条!!!
《南方体育》头版头条用醒目的标题《街球小子直闯NBA选秀!广州18岁少年黎景辉获湖人试训邀请》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配图中,黎景辉在广州NBA高中生挑战赛上防守南洋中学核心球员的瞬间被定格,他的汗水在聚光灯下形成了一道光晕,仿佛预示着他即将开启一段辉煌的篮球之旅。
与此同时,央视《体育新闻》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特别报道。演播室的大屏幕上播放着黎景辉在电子信息学校篮球场的训练画面,他在球场上奔跑、跳跃、投篮,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自信。主持人韩翘生的声音激昂地响起:“这位从未接受过专业体校训练的广州少年,凭借在广州NBA高中生挑战赛上锁死南洋中学核心球员的惊艳表现及永不言败的态度,获得了湖人队的试训机会!”
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新浪网的专题讨论区瞬间被网友们的留言淹没。网友“篮球老炮儿”留言道:“街球手进NBA?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然而,这条留言很快就被数百条回复淹没,其中点赞最高的一条回复是:“三个月前你们也说街球手打不了职业赛,结果呢?”这条回复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对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说“不可能”。
6月26日,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附近的欢朋酒店套房内 央视记者杨易、程雨韩、火箭队中锋姚名、黎景辉等人围坐在沙发上。央视的采访助理正一个个的帮他们佩戴好采访设备。
“小周,再确认一次设备,采访马上开始。”杨易扶了扶耳机,指关节习惯性地敲在采访本硬壳上。眼前这一次的采访对象,黎景辉,年仅十八岁,即将踏入NBA选秀场,竟非出自任何体制内体校或青训营,甚至未曾有职业联赛经历,仅凭广州NBA高中生挑战赛上如流星般骤然耀目的表现,便引来了科比和大卫·斯特恩的青睐。
“各位观众朋友,晚上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体坛聚焦》特别直播节目——“通向选秀之路”。明天就是2003年NBA选秀的日子,今晚我们很荣幸可以采访去年的状元姚名以及今年的准新秀黎景辉。你好,姚名作为国家队和NBA的前辈你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黎景辉呢?”
姚名面带微笑,缓缓地举起手,向着镜头挥手致意,并热情地说道:“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姚名,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与大家见面!”
他的声音洪亮而亲切,仿佛能够穿透至每一个电视机观众的面前,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他的热情。接着,他稍稍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姿势,继续说道:“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们国家的一位年轻球员——景辉。大家都知道,我们在球场上的位置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彼此的关注和支持。”
姚名停顿了一下,然后认真地看着景辉,接着说:“最近,我看到了一份关于景辉的球探报告,这份报告让我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报告显示,景辉目前是一名拥有良好防守本能的小前锋,这是非常难得的天赋。”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景辉的赞赏和认可,同时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对景辉有了更多的期待。姚名接着说道:“而发掘景辉的正是我们的传奇球星科比,他对景辉的评价非常高,甚至说他对应的球员模版至少是斯科特·皮蓬这样的伟大球员。”
听到这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不禁发出一阵惊叹声,仿佛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他们的眼睛紧盯着屏幕,嘴巴微微张开,脸上露出惊讶和赞叹的表情。有些人甚至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想要更近距离地感受这令人惊叹的一刻,显然对景辉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姚名微笑着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既然科比对景辉有着如此高的期望,那么我的忠告就是,景辉一定要好好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在NBA这个充满竞争的赛场上,身体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适应并战胜这种对抗,才能真正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的目光落在景辉身上,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期待,仿佛在告诉景辉,他相信他一定能够做到。最后,姚名总结道:“记住,这些挑战只有靠你自己去克服,没有人可以替代你。相信自己,努力训练,你一定能够在NBA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看着众人对自己热切的眼光,黎景辉坚定的看着镜头:“各位晚上好,能获得现在这个机会我感觉还是在做梦一样。但是前些日子的经纪团队以及姚之队共同安排的针对性集训和NBA的联合试训令我知道这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目前的我只有刻苦认真去完成我要做训练项目,好好展现我的训练成果才能无愧大家对我的期望和帮助 。我自己的想法还是当时我和大家说的那句话。有波打就得!(有球打就可以了)”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程雨韩提出的疑问:“黎景辉现场紧不紧张呢?虽说目前NBA给出的球探报告比较乐观,他们认为你会在首轮末位或者次轮靠前的位置被选上。但是美媒提出你只是野路子出来的球员缺少职业化的训练和历练是一个致命弱点,你是怎么想呢?”
黎景辉的眼神没有躲闪,反而沉淀下来,显出一种超越年龄的专注:“系统训练?确实没有。但我脚下的水泥地可不比职业地板软。”他抬起手,摊开掌心,那上面粗粝的纹路和老茧在强光下异常清晰,仿佛刻印着无数个烈日下的奔跑与碰撞,“小时候在天河体育中心的水泥地上,跟比我高比我壮的‘大叔’们抢篮板,摔倒了爬起来,球砸在篮筐上砰砰响,那就是我的训练场。没人教怎么挡拆?那就一次次被撞开,自己琢磨怎么站稳脚跟,怎么把队友护在身后。”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金属般的硬度,“适应?我每天都在适应,适应不同的对手,不同的场地,适应输球,也适应赢。篮球在手上,在哪里都一样要赢下来。”
那一刻,杨易几乎能看见他身后那些模糊却坚实的背景:南方闷热潮湿的傍晚,露天水泥球场,,球鞋摩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声响,场边或许还有围观的人喝倒彩……这些碎片化的景象,竟比任何训练基地的影像都更有力量。他话语里没有愤懑,没有抱怨资源匮乏的委屈,只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来自生存竞争磨砺出的强悍与韧性。这韧性,竟与NBA那片残酷而荣耀的丛林隐隐呼应。我下意识地轻轻颔首,一直微微前倾的身体,此刻终于松弛地靠回了椅背,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在胸腔里缓缓洇开。
采访接近尾声,杨易最后问道:“如果顺利进入NBA,最想对国内那些和你一样、在非传统道路上打球的孩子说什么?”
黎景辉坐直身体,目光灼灼,仿佛穿透了镜头,望向无数个散落在城市角落、乡镇空地上的篮球架。“别管别人怎么说‘野路子’!”他声音拔高了些,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篮球就在那里,篮筐就在那里。水泥地也好,塑胶场也罢,甚至泥巴地,只要球在手上,只要你还想把它投进那个框里——”他顿了顿,每个字都清晰有力,“那就投!一直投下去!机会可能藏在任何一次出手之后,别停下就对了!”
6月27日上午,当他的皮鞋踏上麦迪逊广场花园后台通道那厚实如茵的深红色地毯时,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充满焦灼与欲望的世界瞬间将他吞噬。空气粘稠而冰冷,混合着昂贵古龙水的柑橘尾调、年轻躯体因紧张渗出的新鲜汗味、以及昂贵皮革座椅被反复摩擦后散发的油脂气息。头顶的中央空调风口嘶嘶地喷吐着足以凝结水汽的冷风,却吹不散弥漫在这条通往命运审判席的通道里、那如同实体般凝固的紧张与无声的嘶吼。通道尽头那两扇厚重的、包裹着深色吸音材料的隔音门后,NBA总裁大卫·斯特恩(David Stern)那标志性的、带着磁性颗粒感和绝对掌控力的声音,通过无数高保真扬声器,如同海浪般一波波冲击着门板:
“With the 10th pick in the 2003 NBA Draft, the Washington Wizards select… Jarvis Hay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2003年NBA选秀第10顺位,华盛顿奇才队选择了…贾维斯·海耶斯,来自乔治亚大学!)
每一次名字的宣布,都伴随着场馆内山崩海啸般的欢呼、闪光灯浪潮瞬间爆发的刺目白光,以及台上新秀与家人狂喜相拥、泪流满面的动人画面——这些声音和光影,穿透厚重的门板,在昏暗的后台通道里形成模糊而遥远的背景噪音,如同另一个世界的狂欢,残忍地映衬着此地的压抑。
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后台,黎景辉坐在一间标有洛杉矶湖人队金色紫荆花队徽的临时休息室里。空间狭小得令人窒息,混杂着西装革履的球队高管、神情紧张的经纪人、脚步匆匆的助理,以及几位和他一样在等待命运宣判的年轻新秀。空气里充斥着压低嗓音的交谈、手机铃声突兀的尖叫、沉重的叹息,以及汗水悄然蒸发的气息。他穿着佩云姐为他量身定制的深灰色Giorgio Armani西装,剪裁精良,完美勾勒出他劲瘦而充满力量感的肩背线条。内里的纯白衬衫领口随意地敞开着,没有束缚领带,透露出一种刻意为之的松弛。然而,他坐姿笔挺如标枪,双手交叠置于膝上,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低垂的目光死死钉在自己微微汗湿的掌心纹路上,左手那道从配电房带来的、蜿蜒如蜈蚣般的暗红色旧疤,在头顶惨白的日光灯照射下,显得格外刺眼而狰狞。
那份象征着“铁血军规”的黑色文件夹——尤其是印有布莱恩·肖(Brian Shaw)龙飞凤舞的签名和湖人队金色徽章的专项试训邀请函——此刻安静地躺在他身旁空置的椅面上,如同一个沉默的见证者。这是他用命搏来的入场券,是敲开斯台普斯中心更衣室的密码。然而,选秀大会的进程,从状元郎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的名字在万众期待中毫无悬念地响彻云霄开始,到首轮末尾一个个名字被赋予命运的重量,再到次轮开启,一个个陌生的名字被念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名字,黎景辉(Jinghui Li),从未在斯特恩的口中出现。
时间如同沉重的铅块,在粘稠的空气中艰难拖行。斯特恩的声音依旧稳定而富有节奏:
“With the 55th pick in the 2003 NBA Draft, the Minnesota Timberwolves select… Ndudi Ebi, from Westbury Christian High School, Houston, Texas!”(2003年NBA选秀第55顺位,明尼苏达森林狼队选择了…恩迪·埃比,来自德克萨斯州休斯顿,韦斯特伯里基督高中!)
最后一个名字落下。
短暂的停顿后,斯特恩公式化、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声音为这场盛大的命运交易画上句号:
“That concludes the second round, and the 2003 NBA Draft. Congratulations to all the new NBA players!”(第二轮至此结束,2003年NBA选秀大会结束。恭喜所有新晋NBA球员!)
隔音门后,巨大的喧嚣声浪如同退潮般涌起又回落,那是属于胜利者的狂欢余韵。然而,在这间狭小的湖人休息室里,空气瞬间凝固,仿佛被抽成了真空!所有未被念到名字的新秀,脸上那强撑了数小时的、如同精致面具般的期待与自信,在斯特恩话音落下的瞬间轰然崩塌!有人猛地用双手捂住了脸,指缝间溢出压抑的呜咽;有人狠狠一拳砸在冰冷的墙壁上,发出沉闷的钝响;有人颓然瘫软在座椅里,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筋骨。
黎景辉的身体极其轻微地、几乎无法察觉地晃动了一下。尽管佩云姐早已用最冷静的数据模型分析过他大概率止步于二轮末段甚至落选;尽管林峻杰在他耳边如同复读机般灌输着“有波打就得!”(有球打就行!)的朴素真理;但当那冰冷的、象征着主流认可的“落选”标签以如此直接而公开的方式,如同千斤重锤般狠狠砸落时,一股混杂着巨大失落、强烈不甘以及对未来陡峭悬崖的眩晕感,依然如同北冰洋的寒流,瞬间将他从里到外彻底冻结!他甚至能清晰地“看”到,万里之外西关那间昏暗的老屋里,父母佝偻着背脊,守在那台雪花闪烁的老旧电视机前,一遍遍徒劳地扫视着滚动的名单,最终在寂静中品尝到的巨大失望与心碎。还有……飞机上那道如同跗骨之蛆的阴冷目光……那份隐藏在暗处的恶意,是否正在某个角落,因他的失败而无声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