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暖阳透过高窗棂,洒在文渊阁光洁的金砖地面上,却驱不散阁内凝重而务实的气氛。
首辅李标、次辅钱龙锡、户部尚书毕自严、工部尚书南居益(或新推举的实干派)、兵部尚书王洽、以及特许与议的锦衣卫指挥使陆铮(未着官服,一身玄色常服,眉骨疤痕清晰),齐聚一堂。案头堆满了关于战后恢复的奏报和图册。
李标须发皆白,但眼神锐利,率先开口,声音沉稳:“诸位,赖皇上洪福,将士用命,辽东暂安,西北稍靖,京畿之扰亦平。
然疮痍遍地,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安民心、复生产、固根本!今日所议,务求实策,勿务虚言!”
钱龙锡(次辅,主管吏治、民政)展开一份顺天府的详报:“顺天府尹奏报,京师流民经疏导安置,城内秩序已复。
然城外及北直隶遭兵灾匪患之地,情形堪忧。房舍焚毁,田亩荒芜,百姓流离失所者众。首要之务,是‘安民归业’!”
“臣提议,仿宣大‘以工代赈’旧例,扩大至京畿及北直隶受灾州县。
由工部统筹,征募流民及本地无业者,修复被毁城墙、官道、桥梁、沟渠。每日付给工钱(或折粮),既安其身,又复其业,更利民生交通!” 他指向工部尚书南居益。
“户部已拟旨,恳请陛下明发:京畿及北直隶确遭兵灾匪患之州县,免其三年辽饷及本年钱粮!
并鼓励流亡百姓归乡,无主荒地,准其开垦,垦熟后前三年免赋,后五年减半!官府贷予种子、农具(或由内帑、地方公帑支应)。” 他看向户部尚书毕自严。
毕自严(户部尚书)愁眉紧锁立刻接话:“钱阁老所提,乃固本良策!然…库银空虚,实乃掣肘!
辽东、西北军饷仍是大头,新编车营耗费亦巨。工赈、贷种、免赋…处处需钱!开源之策,迫在眉睫!”
“请陆大人加大厂卫侦缉力度!凡趁战乱、灾荒贪墨军饷、赈灾钱粮、工程款项者,无论官职大小,严惩不贷!抄没家产,充作恢复之资!” 他看向陆铮,目光带着期待。
“盐税乃国税重项,然积弊甚深!请旨严令两淮、长芦等盐运使,务必足额上缴盐课,严打私盐!各水陆榷关(税关),亦需整顿吏治,清除蠹役,确保商税厘金不流失!” 这需要吏部和都察院配合。
“福建月港等处,可加强管理,规范私人海贸,征收合理舶税,充实国库。” 此议常引争议。
南居益(工部尚书,实干派)立刻响应工赈:“工部已勘察完毕!京师外城城墙需修补三处,沟渠疏浚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