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朱元璋的倚重

“此人,占据着浙西、平江一带,此地自古便是鱼米之乡,富甲天下。”朱元璋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他坐拥钱粮,兵精粮足,且此人颇懂经营,轻徭薄赋,在治下深得民心。他就像一只肥硕的蚂蟥,牢牢地吸附在大明的心腹之地,是我统一江南的最大障碍,也是最棘手的敌人。”

常遇春沉默不语,但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张士诚,他太熟悉了。这个私盐贩子出身的枭雄,与陈友谅的残暴嗜杀截然不同。他更像一个精明的商人,一个土皇帝。他治理下的平江,歌舞升平,商贾云集,百姓安居乐业。要攻打这样的地方,单纯的武力征服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激起当地百姓的殊死抵抗。这正是张士诚最可怕的地方。

“我思虑再三,决定对张士诚用兵,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硬碰硬。”朱元璋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常遇春,“他盘踞平江多年,早已将此地经营得如铁桶一般。若我大军直扑平江,必将陷入旷日持久的围城战,届时,北方的元廷,或是其他观望的势力,一旦趁虚而入,我军将腹背受敌,危矣!”

常遇春心中一动,他隐隐猜到了朱元璋的打算。

“所以,”朱元璋的手指再次回到地图上,从平江向外延伸,依次点过几个地名,“湖州、嘉兴、杭州,这些地方,是张士诚的臂膀,是他赖以生存的粮仓与兵源地。我要你,遇春,替我斩断他的臂膀!”

他猛地收回手,目光如电,直视常遇春:“我决定,先拔除他的羽翼,扫清外围,孤立平江!待他成为一座孤城,再集中优势兵力,直捣其巢穴!”

常遇春的心中,猛地掀起滔天巨浪!

他不是没有独当一面过,但那多是作为偏师,执行策应或骚扰任务。而这一次,朱元璋给他的任务,是整个对张士诚作战的战略主攻方向!这意味着,他将独立统帅一支数万人的大军,肩负起为整个大明王朝扫平东南的重任!

这已经不是让他作为最锋利的尖刀去冲锋陷阵,而是要他成为执掌刀锋、决胜千里的手臂!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倚重!

常遇春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胸口的伤疤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心中的激荡,传来一阵阵灼热的刺痛。他“噌”地一声站起身,激动地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主公!末将……愿效犬马之劳!纵使粉身碎骨,亦不辱使命!”

“起来,起来!”朱元璋连忙将他扶起,眼神中充满了欣慰与期待,“你我兄弟,何须行此大礼?我给你五万精兵,皆是百战之师。再让徐达做你的副手,你们二人,一文一武,一稳一猛,乃是天作之合。有你们在,我何愁大事不成!”

徐达!常遇春心中更是凛然。徐达,朱元璋麾下第一大将,用兵稳健,智谋超群,是他最敬佩的战友。有徐达为副,既是对他的制约,更是对他最大的支持。朱元璋的这番安排,可谓用心良苦,既给了他足够的权力与信任,又为他铺平了道路,扫清了障碍。

“记住,遇春,”朱元璋的语气变得异常郑重,“我不要惨胜,我要的是全功!攻下城池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安抚百姓,收拢人心。张士诚能在那里立足多年,靠的不只是武力,更是他那张‘仁义’的皮。你要做的,就是撕下他的伪装,让他治下的百姓知道,谁才是真正为他们带来太平的明主!”

小主,

“末将明白!”常遇春郑重地领命,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主公放心,末将定当谨记在心,秋毫无犯,以德服人!”

朱元璋看着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的严肃之色再次被温和的笑容所取代。他绕到常遇春身后,轻轻拍了拍他铠甲上的背甲,笑道:“对了,我听人说,你最近在家养伤,都快憋出病来了?天天在院子里舞刀弄枪,把家里的石墩子都砍坏了好几个,可有此事?”

常遇春的脸上闪过一丝窘迫,没想到自己这点“家事”居然传到了主公耳中。他挠了挠头,嘿嘿一笑:“末将……末将只是怕手生了。”

“怕手生了?”朱元璋大笑起来,那笑声里充满了兄弟间的揶揄与关怀,“你常遇春的手,就算三年不摸刀,也比寻常将领耍得精!现在,有仗打了,你可要好好过过瘾。不过,千万要记住我下面的话。”

他的笑容忽然收敛,眼神变得无比深邃而认真,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的命,比一座城池更重要。我需要你活着,为我打下整个天下!”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常遇春的脑海中炸响。它既有君王的威严,不容置疑;又有兄弟的关切,暖人心脾。它让常遇春瞬间明白了自己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他不再仅仅是一员猛将,而是朱元璋未来蓝图中,不可或缺的擎天之柱。

常遇春重重地点头,胸中豪情万丈,几乎要冲破天灵:“主公之命,遇春万死不辞!”

“好!”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去准备吧,不日便要誓师出征。我等着你,凯旋而归!”

“末将告退!”

常遇春再次抱拳,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位既是主公又是兄长的男人,然后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书房。

走出吴王府,夕阳的余晖正将整个应天府染成一片绚烂的金色。阳光洒在他冰冷的铠甲上,反射出万道金光,让他看起来宛如一尊从神话中走出的战神。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沉甸甸地压在肩头,但他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主公将如此重任托付于他,他必不负所望!

他翻身上马,踏雪乌骓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意气风发,兴奋地刨着蹄子。常遇春没有立刻回府,而是拨转马头,向着城外的军营驰去。他要去看看他的兵,那些即将与他一同踏上新征程的兄弟们。

夜幕降临,军营中灯火通明。常遇春脱下铠甲,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军服,独自一人走到了校场中央。他抬头仰望星空,今夜的星河格外璀璨,仿佛预示着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