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身先士卒

神箭既出,乾坤扭转!

那支承载着大明国运与帝王生死的羽箭,仿佛撕裂了时空的禁锢,带着常遇春毕生功力与全部希望,化作一道凄厉的流光,精准地钉入了张定边的左肩。时间,在那一刻仿佛被无限拉长。所有人都看到了,那个如魔神般不可一世的汉军第一猛将,他那势在必得的狞笑凝固在脸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惊愕与剧痛。他手中那柄几乎触及朱元璋龙袍的鬼头大刀,终究是无力地垂落下来,重重地砸在“飞龙号”被鲜血浸透的甲板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哀鸣。

“噗通!”

张定边踉跄着后退,撞倒了身后几名试图上前扶住的亲兵,最终失足跌入冰冷的鄱阳湖水中。巨大的水花溅起,仿佛是这场惊天逆转的第一个注脚。围攻“飞龙号”的汉军士兵们,眼睁睁看着他们的主心骨、他们的精神图腾,被一箭射落,那股由张定边凝聚起来的、几乎要吞噬一切的凶悍之气,瞬间如被戳破的皮球,泄了个干净。

桅杆之巅,常遇春的身影如一尊亘古不变的战神雕像。他宽阔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热的痛感。刚才那一箭,不仅是技巧的巅峰,更是心力与体力的极限压榨。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引弓的右臂此刻正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指尖因过度用力而麻木。然而,当他看到张定边落水,看到朱元璋那张因惊骇而苍白的脸上重新泛起一丝血色时,他那颗悬到嗓子眼、几乎要跳出胸腔的心,才终于缓缓回落。

但他没有丝毫的松懈。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一箭之功,只能解燃眉之急,却无法决定整场战役的胜负。常遇春那双被风霜与战火磨砺得如同鹰隼般的锐利眼眸,没有片刻停留,而是迅速扫过整个混乱的战场。他的大脑如同一台最精密的沙盘推演仪,飞快地分析着瞬息万变的局势。

陈友谅的水师,数量上依旧占据着绝对优势。那遮天蔽日的楼船、战船,像一座座浮动的钢铁堡垒,将“飞龙号”及其周围的几艘明军战船围得水泄不通。虽然张定边的受伤让敌军阵脚大乱,但汉军百战之师,其凶悍与纪律性犹在。短暂的惊愕之后,更多的敌船正从四面八方涌来,试图重新收紧这个致命的包围圈。敌军的阵型因为“飞龙号”的顽强抵抗和刚才的变故,显得有些拥挤和混乱,但这混乱之中,依旧隐藏着致命的杀机。

常遇春的目光越过重重敌影,落在了远处湖面上。那里,他亲自率领的亲兵卫队,正乘坐着十几艘轻便快捷的战船,焦急地待命。他们看到了桅杆上的将军,看到了那惊天动地的一箭,此刻个个热血沸腾,恨不得肋下生翅,立刻飞到主公身边。然而,敌军的封锁线太过严密,箭矢如雨,炮石横飞,他们几次试图冲锋,都被猛烈的火力打了回来,只能在外围徒劳地呐喊,心急如焚。

“将军,我们冲不过去啊!”一名亲兵队长对着桅杆方向声嘶力竭地呼喊,声音里充满了不甘与绝望。

常遇春听见了,他听见了每一个兄弟的呐喊,也听见了“飞龙号”上明军将士们那愈发微弱的喘息。他知道,等待,就是死亡。张定边虽退,但陈友谅的主力尚在,只要再给对方一刻钟的喘息之机,等他们重新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朱元璋和“飞龙号”上的所有人,都将万劫不复。

必须行动!必须立刻行动!用最迅猛、最决绝的方式,撕开一道口子!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在常遇春的脑海中瞬间成型。他没有时间去征求朱元璋的意见,也没有时间去制定周密的计划。战机,稍纵即逝!

他深吸一口气,湖面上带着血腥味的冷风灌入肺腑,却让他那颗燃烧的心更加炽热。他猛地转过身,面向自己所在的这艘战船,以及远处那些翘首以盼的亲兵卫队,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一声石破天惊的怒吼!

“弟兄们——!”

这声怒吼,仿佛九天惊雷,瞬间压过了战场上所有的金戈交鸣与厮杀呐喊。它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威严与不容置疑的决绝,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明军将士的耳中。

“主公有难,我等身为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能坐视!今日,便是我等报效君恩,马革裹尸之时!”

他的声音洪亮而悲壮,每一个字都像一颗滚烫的铁钉,狠狠地敲打在将士们的心上。

“我等身后,便是主公,便是家国!若主公不在,我等纵然活下,又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今日,便让我等用敌人的鲜血,为主公杀出一条生路!用敌人的尸骨,为我大明铸就一座不朽的丰碑!”

这番话,充满了视死如归的豪情与以身许国的忠义。它不再是简单的命令,而是一种精神的感召,一种灵魂的共鸣。那些原本因被困而焦虑、因敌众我寡而胆怯的士兵们,眼中重新燃起了熊熊烈火。他们看着桅杆上那个如神只般的身影,心中的恐惧被一种名为“忠诚”与“荣耀”的情感彻底取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愿随将军,万死不辞!”

“杀!杀!杀!”

震天的嘶吼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无数面明军战旗在血与火中猎猎作响。声浪汇聚成一股滔天的巨浪,仿佛要将整个鄱阳湖都掀翻。常遇春知道,士气,已经点燃。现在,需要的,是行动!

他不再多言,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他低头看了一眼脚下,数丈高的桅杆,对于常人而言是绝境,但对于他这位自幼在山林间攀爬、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战将来说,却如履平地。

只见他双足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轻轻一点,整个人便如一只搏击长空的苍鹰,纵身一跃!

“将军!”

“小心啊!”

甲板上的士兵们发出一阵惊呼。只见常遇春的身影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衣袂飘飘,宛如天神下凡。他下落的过程中,身体在空中巧妙地调整姿态,双臂张开以保持平衡,双腿微屈,做好了卸力的准备。

“砰!”

一声沉闷的巨响,常遇春的双脚稳稳地落在甲板上,坚硬的木板甚至被他踩出了细微的裂痕。他身形晃了晃,便立刻站定,竟毫发无伤!这份超凡的轻功与胆识,再次让所有目睹这一幕的将士们惊叹不已,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几乎在他落地的瞬间,一名亲卫早已心领神会,将一柄长枪递到了他的面前。那是一柄陪伴常遇春征战多年的丈八蛇矛,枪身由上好的韧木打造,缠绕着防滑的麻绳,历经百战,早已被血与汗浸染得发亮。枪头则是精钢所铸,寒光闪闪,三棱形的枪刃上开有血槽,一旦刺入人体,必能造成巨大的创伤,鲜血会顺着血槽狂喷而出,故而又名“泣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