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漠孤烟

青金志 寅忠麟 1971 字 4天前

西出玉门关,便是另一番天地。

黄沙漫天,无边无垠。炽烈的日头灼烤着大地,热浪扭曲着视线,放眼望去,除了连绵起伏的沙丘,便是偶尔可见的、被风沙侵蚀得千疮百孔的雅丹地貌。风声呜咽,卷起细碎的沙粒,打在脸上生疼,更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干燥。

一支约莫两百人的队伍,正沉默而坚定地行走在这片死亡之海中。人人以布蒙面,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背负着沉重的行囊与兵刃,脚步深深陷入流动的沙地,每前行一步都需耗费不小的力气。这正是袁承志所率领的华山派西征精锐。

离开华山已近半月,他们穿越了河西走廊,踏过了戈壁荒滩,终于真正进入了西域地界。这一路上,并非坦途。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更是遭遇了数波不明身份的马贼骚扰与小股黑风堡外围哨探的袭击。虽都被他们以雷霆手段击溃,未造成太大损失,但也让所有人都清楚,黑风堡的耳目,已然遍布这片土地。

“掌门,再往前五十里,便是‘黑戈壁’了。” 梅剑和摊开一张略显粗糙的羊皮地图,指着上面一个被朱砂标记的区域,“据探子回报,那里是通往黑风堡的必经之路,地势复杂,多有流沙与毒虫,更是黑风堡外围防线的重要一环,恐怕会有重兵把守。”

袁承志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身后略显疲惫却依旧眼神坚定的弟子们,沉声道:“传令下去,原地休整一个时辰,饮水和用干粮,检查装备。入夜后,再行赶路。”

命令下达,队伍迅速而有序地散开,寻找背风的沙丘后歇息。弟子们互相协助,处理着被沙砾磨破的水泡,小心翼翼地分配着所剩不多的清水。气氛虽然凝重,却并无慌乱,经过华山那一月的特训与一路的磨砺,这支队伍已然有了几分铁血之师的模样。

林平之坐在袁承志身侧,默默擦拭着手中的长剑。沙漠的环境对他这种以速度见长的剑客极为不利,松软的沙地大大影响了他的身法,连日来的行军与小型战斗,让他原本俊朗的脸庞也染上了风霜,但眼神却愈发沉静锐利。

“感觉如何?” 袁承志递过一个水囊。

林平之接过,抿了一小口,感受着清水滋润干渴的喉咙,低声道:“此地环境恶劣,对我等限制颇大。黑风堡占据地利,以逸待劳,此战……恐怕比预想中更加艰难。”

袁承志望着远处那仿佛没有尽头的黄沙,淡淡道:“艰难是必然的。但这片大漠,同样能磨砺人的意志。记住,真正的强者,并非仅凭武功高低,更在于临机应变与坚韧不拔的心志。”

他顿了顿,看向林平之:“你的剑,很快,很诡。但在这种环境下,一味求快反受其累。试着将内力更多用于稳固下盘,感知脚下流沙的细微变化,让你的剑,更‘稳’一些。”

林平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默默点头,不再言语,而是闭目调息,尝试着调整自身内力的运转方式。

休整完毕,夜幕悄然降临。沙漠的夜晚,温度骤降,与白日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刺骨的寒意弥漫开来。但这也正是袁承志选择夜行的原因,既能避开白日的极端高温,也能借助夜色掩护。

队伍再次启程,如同融入夜色的一群苍狼,悄无声息地在沙海中潜行。袁承志一马当先,神识全力铺开,如同最精准的罗盘,不仅规避着可能存在的流沙区域,更警惕着任何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如此昼伏夜出,又行了两日。

第三日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队伍终于抵达了地图上标记的“黑戈壁”边缘。

眼前的地势陡然变得险恶。不再是单纯的沙丘,而是大片大片裸露的、呈现暗黑色的嶙峋戈壁滩,其间散布着无数深浅不一的沟壑与风蚀洞穴,仿佛巨兽张开的狰狞大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味与腐朽气息。

“停!” 袁承志猛地抬手,示意队伍停止前进。他眉头微蹙,神识感应中,前方那片看似死寂的戈壁深处,隐隐传来无数道压抑而混乱的生命气息,以及一股熟悉的、令人作呕的阴寒死煞之气!

“有埋伏!结阵戒备!” 他低声厉喝。

话音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