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揭开面纱,她如遭雷击——

辛毗听得冷汗涔涔。他素来谨慎,本就不认同王凌所为,只是碍于河北世家的情面。如今越想越觉这是在自取 。

辛家好不容易才有今日,断不能随他们玉石俱焚!他急忙追问:宪英可有良策解我辛家之危?

辛宪英沉吟道:父亲不如将此事密报荀令君或夏侯将军。

“务必稳住王凌等人,切莫让他们察觉你联络荀令君与夏侯将军之事。”

辛毗郑重点头。

忽然间,他目光微动,带着几分期许望向辛宪英:“宪英,为父听说你与荀令君之妹荀采素有往来。此事交由你代为操办如何?”

辛宪英掩唇轻笑:“父亲不怕就此失了女儿?那荀采可说过要将孩儿引荐给舒公子呢。”

此言令辛毗喜形于色。他正欲背弃河北世家阵营,日后必遭世家排挤。若能攀附曹舒这棵大树,正是求之不得的出路。

次日清晨,辛宪英遣仆邀荀采同游东市。二人虽非密友,却因才学相惜。

市集相遇时,辛宪英悄然将密信塞入荀采袖中。荀采会意,不动声色地陪她闲逛采买,直至回府才展信细读。

“好个胆大包天的逆党!”荀采冷笑。信中所列正是策划公孙渊叛乱的主谋名单。虽荀彧早有所料,但这份名录更为详尽。

更令荀采玩味的是辛家的抉择——竟敢背弃河北世家投靠曹舒。不同于底蕴深厚的弘农杨氏,南皮辛家此举若败,必将被世家圈子彻底排斥。

“呵,看来这辛家丫头,也惦记上我家舒公子了。”

荀采微微一笑。

她先前确实考虑过将辛宪英引荐给曹舒。

毕竟王元姬来者不善。

荀采灵机一动,想拉拢同为才女的辛宪英作为盟友。

如今辛宪英主动代表辛家向曹舒示好,着实令荀采颇感意外。

......

荀采迅速将辛宪英的密信转交给荀彧。

此时,夏侯惇已率大军离城,号称前往幽州平定公孙渊与能臣抵之叛乱。

夏侯惇的离去,对王凌、卢纾、崔林、孙资等人而言,简直是天赐良机!

空虚的许昌城,犹如一位绝色佳人,正向他们招手。

曹丕与司马家同样欣喜不已。

王凌等人自以为螳螂捕蝉。

殊不知曹丕与司马家才是真正的黄雀在后!

策动河北世家 公孙渊与能臣抵之谋反,幕后主使正是司马家。

此刻。

听闻夏侯惇离城的消息,司马防急不可耐地在书房召开家族密会。

由于司马家旁系尽灭。

族老之流早已不复存在。

因此这场密会仅有司马防、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四人参与。

司马朗近日才返家,但因身负兖州刺史之职,不日便需返回任所。

司马防环视三个儿子。

目光首先落在长子司马朗身上。

朗儿,你在兖州经营多年。

兖州毗邻许昌。

待许昌生变,你须即刻率兵驰援。

届时许昌谁主沉浮,全看你麾下兵马多寡!

司马朗当即应道:

父亲放心。

孩儿定不负所托,助我司马家完成大业!

司马防欣慰颔首。

虽说诸子皆才,但他始终认为长子司马朗最为稳重,颇具家主风范。

叮嘱完司马朗,司马防又看向司马懿与司马孚。

孚儿,你现任黄门令。

此职虽微,却能近侍陛下。

许昌乱起之时,你须将陛下秘密安置,绝不可让他人寻得!

司马孚连忙拱手称是。

司马孚恭敬应道:“孩儿定会尽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