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日后。
江陵城内,曹舒收到了傅彤密送的情报。
呵,刘备当真糊涂。
不过正合我意。
曹舒嘴角微扬。
他顺手掐了掐身旁孙鲁班的大腿,惹得 眼波流转。
这真是——
天赐良机。
刘备竟派傅彤驻守湘江北岸,简直是开门揖盗!
再加上曹舒在江东的布局。
孙刘两家,此番在劫难逃!
......
江东。
秣陵城。
诸葛瑾风尘仆仆归来,手中紧握曹舒交付的密卷。
子瑜此行可有收获?孙权急切询问。
诸葛瑾平复气息,将密卷呈上。
此乃曹舒所赠刘备军情,真伪尚待查证。
孙权展卷细读,先是震惊,继而恍然。
刘备麾下荆州部众,除诸葛亮等寥寥数人外,几乎倾巢而出。
小主,
而益州派系则大多留守蜀地。
若刘备兵力仅六七万——
江东军力反倒占据优势!
优势在我!
孙权信心陡增。
正欲感慨,亲卫匆忙来报:
启禀主公!陆逊大都督前线急报!
孙权眉头一皱,迅速接过书信。
半月前,他刚任命陆逊接替吕蒙为大都督。
信中陆逊请求增调粮草,预言战事恐将持久。
孙权展开信笺,眉头顿时拧了起来。
曹操和刘备那边都是主公亲征,荀彧、诸葛亮坐镇后方调度粮草。怎么轮到他这里,反倒要替陆逊张罗军需?
不过孙权终究明白轻重缓急,嘀咕两句后还是着手操办起来。侍立一旁的诸葛瑾若有所思:主公,曹舒虽口头承诺不插手此战,但其言不可尽信。
孙权颔首称是。先前被曹舒算计的惨痛经历记忆犹新,即便送出两个女儿联姻,他依然对这位魏帝心存戒备。何况生性多疑的孙权,若不防着曹舒,夜里都睡不安稳。
子瑜以为当遣何人防备曹舒?
此人须得主公深信,且能独当一面。诸葛瑾捋须道,其实主公早有决断了吧?
孙权会心一笑。果然还是子瑜懂他心思。在孙权看来,能被驾驭的是人才,无法掌控的便是祸患。他最信赖的向来是淮泗旧部——比如眼前的诸葛瑾,步陟,以及已故的全琮等人。
诸葛瑾正猜测主公要派步陟出征,却听孙权朗声道:元逊乃我江东俊杰,防魏重任非他莫属!
诸葛瑾手中竹简跌落在地。他本意是举荐步陟,岂料主公竟点名自己那个乳臭未干的儿子?
主公明鉴,犬子不过黄口小儿,处理文书尚可,统兵作战实在......
子瑾此言差矣!孙权摆手打断,元逊乃我寄予厚望的栋梁之材。
“将来,你我终将老去。”
“江东的基业,终究要托付给元逊这样的年轻人。”
“此时让他历练统兵之能,岂非正合时宜?”
“当年本将军十七岁时,也曾独领一军征讨山越。”
“那些山越贼寇望风而逃的景象,至今历历在目!”
“本将军既能独当一面,元逊为何不可?”
诸葛瑾闻言,险些气结。
这怎能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