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她怎能不恨?

他当即下令厚赏甘宁及锦帆贼众。

待甘宁退下,曹舒目光转向傅彤,摇头轻笑:“傅将军对刘备忠心耿耿,可曾记得旧主刘琦?”

傅彤眉头一皱:“曹公子此言何意?先主遗命让我等追随玄德公,莫非你想挑拨?”

曹舒大笑:“傅将军多虑了。”

他取出一封泛黄的信笺,递了过去:“且看此物。”

傅彤心头一紧,虽不信曹舒之言,但这封旧信显然非临时伪造。

那封信的内容,极有可能是真实的。

傅彤展开信笺时,瞳孔骤然收缩。

曹舒不再理会傅彤,挥手示意许仪将其押解下去。

他笃信,待傅彤深思熟虑后,终会给出明智的选择。

这封密函绝非曹舒伪造。

它源自四年前暗卫在江夏截获的文书。

很可能是......刘琦真正的遗笔。

确切地说,是刘琦对刘备的控诉。

刘琦在史册中始终是个模糊的身影。

演义里他唯一的高光时刻,便是生擒诸葛亮。

然而那不过是诸葛亮的谋略。

只为博取刘琦的信任。

此后刘备刻意与刘琦交好。

当阳长坂坡溃败时,正是刘琦率江夏水军接应。

若无这支水军驰援。

刘备绝难逃脱虎豹骑的追击。

孙刘联盟结成后。

刘琦却如隐形人般渐渐淡出。

南郡之战那年,刘琦突然暴毙。

虽说他年长刘备两岁。

但其子亦在同一年离世。

所有遗产尽归刘备。

换言之。

刘备成为刘琦之死的最大获益者。

刘琦的 扑朔 ,后世争论不休。

曹舒曾派暗卫前往刘琦临终之地查探。

竟真寻得这封充满怨怼的信件。

虽然刘琦已故。

那些投靠刘备的旧部多已被收买。

但傅彤是个例外。

他当年全凭刘琦赏识才得以晋升。

此刻。

曹舒并非要招降傅彤。

而是想借他渗透刘备军中,离间其部众。

莫要以为刘备仅凭仁德凝聚人心。

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或许折服于其人格魅力。

但赤壁战后归附者。

多半是为谋取更多利益。

譬如张松之辈。

刘璋麾下时备受压制。

投奔刘备后却如鱼得水。

两相对比,他们自然选择抛弃刘璋,追随刘备。

再比如先前拒不归降的吴懿。

也是因其妹吴觅嫁给刘备后,他便成了刘备阵营的外戚!

刘备能给予他们所需,他们当然愿意为刘备效力。

可若刘备的承诺最终落空呢?

到那时,即便刘备竭尽全力,恐怕也难以赢得他们的忠诚!

……

不出曹舒所料。

经过一番挣扎,傅彤主动提出要查刘琦之死。

曹舒笑问:

“傅将军,你打算如何查?”

“回到刘备身边,直接问他吗?”

傅彤沉默。

刘琦已死数年,死无对证, 难寻。

曹舒摇头轻叹:

“傅将军,其实很简单。”

“刘备最信任谁?”

“无非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

“还有已死于我手的陈到!”

“但除此之外,刘琦麾下是否早有人被刘备收买?”

“他们难道不知内情?”

傅彤闻言,瞳孔骤缩。

曹舒笑道:

“傅将军,我将用你交换两人。”

“你回刘备军中,一切如常。”

“待我派人联络时,便是给刘备致命一击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