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一个多小时里,李怀德在自己办公室地上走了好多圈,最后挥拳砸入掌心,“就怎么办!”随后出门,敲响了杨厂长的办公室门。
“老杨,赵衍刚才来找我了,说是打算利用空闲时间带着一车间的工友们过一下电动车生产,这样能提高大家的技术不说,回头厂子投产电动车的话,一车间的那些人就能提出来直接用,你给参谋参谋,这主意怎么样。”
杨厂长激动地差点跳了起来,“那小子那么自觉了?”
“老杨你就说行不行吧。”
“太行了啊,对了,咱可不能叫工人们白忙活,这么利于厂子的事情,咱一定得给大家算上加班费。”
李怀德沉静地点头,“的确不能让工人们白做这件事情,如此利于厂子的事情。
但是吧,给加班费也不好,
你想啊,老杨,咱要是在一车间开了这个头,别的车间要是有样学样,也来这么一出,都主动要求加班,关键是别的车间可没有赵衍,到时候可就是劳民伤财了。”
杨爱国“嘶……”吸一口气,“我还真没想这么宽,那怎么办,咱总不能让同志们白辛苦吧?”
李怀德装模作样地想了好一阵,这才道:“要不咱从产品上入手?”
杨爱国急忙催促,“你快说说。”
“他们不是要过一遍电动自行车吗,到时候生产出来的电动自行车,咱可以内部价卖给他们没人一辆,就当是对他们的嘉奖。”
杨爱国一拍手掌,大喜道:“对对对,这个办法好,咱就收个材料费就成,到时候谁都没有闲话……”
“对了,咱在去问问刘厂长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李怀徳又想到了刘玉华,这样重要的决策最好是三个厂长一起背书,做事要滴水不漏不是吗。
结果刘玉华听了李怀徳的描述,想了想,又加了一条,
“产量调整到两千辆,一车间有三百多人,工人们只能以成本价买走质量最差三百多辆,这样能刺激他们认真学,好好干。”
李副厂长和杨厂长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