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选手——准备!”裁判的声音拉回了他的注意力。
秦渊从安全员手中接过装满训练弹的第一个弹夹,但他并没有像其他选手那样立刻开始试射。
而是低头,再次检查了一遍手中的格洛克17——确认枪身结构完好,保险状态正常,甚至连弹夹的卡扣都轻轻按压了一下。
他对于枪械这类具备潜在危险的工具,始终保持着谨慎的心态,甚至有些过分的谨慎。
秦渊深吸一口冷空气,上膛、举枪。
就在枪身抬平的瞬间,他整个人的气场骤然一变,仿佛瞬间隔绝了外界的所有纷扰,进入了一种绝对专注状态。
在他的感知中,周围世界的喧嚣、观众的窃窃私语、掠过的风声、甚至自身的呼吸心跳,都如同被拉远、放缓,渐渐退化为模糊的背景音。
视觉世界里,唯一清晰的是,前方那小小的机械瞄具,以及50米外,那个在常人眼中仅是模糊色块,却在他精神锁定下仿佛被无形放大的靶心。
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时间感被拉长,空间感被压缩,精神的高度集中,催生了感官的“慢放”效应。
砰——
子弹出膛的瞬间,强大的后坐力沿着手臂传来,秦渊立刻敏锐地察觉到枪口跳动幅度偏大,弹着点恐怕会偏高。
果然与他预判的完全一致,没有命中靶心。
那个位置应该是8环。
他立刻进行微调,手腕更加放松,虎口压实的力度稍稍加重,以抑制枪口上跳。
同时,根据第一发的弹着点偏差,在心中快速修正了瞄准基点,将准星微微下移了几个微度。
砰——
第二发击发,后坐力反馈明显柔和了许多。
9环,偏上。
不错,校正方向是对的。
但他感觉击发瞬间,持枪手臂的肌肉还是有些紧绷,影响了弹道的稳定。
再来。
砰——
第三发,9环。
环数没变,但他能感觉到,刚才的击发动作比上一发更加流畅协调。
他微微调整呼吸,让精神更加沉静,将全部注意力灌注于稳定的瞄准景况和平滑的扳机控制上。
砰——
第四发,正中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