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杰开着一辆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越野车,载着他们离开了机场,并没有进入繁华的市区,而是沿着盘山公路,驶向了城市边缘一个相对安静的街区,最终停在了一栋带有独立院落的、看起来颇有年头的尼泊尔风格建筑前。
“这里是伊万诺夫先生为各位准备的临时住所,很安全,也很安静。”拉杰帮忙提着行李,“各位需要的装备和一些基础资料已经在房间里了。伊万诺夫先生交代,请各位先休息,适应一下海拔。他晚些时候会通过卫星电话与各位联系。”
院落确实僻静,房间内设施齐全,甚至还有一个专门存放装备的小仓库。里面摆放着适合高原环境的防寒衣物、登山装备、一些基础药品,以及几件性能不错的通讯和探测设备,还有几份关于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地质和传说的人文资料。谢尔盖的准备相当周到。
众人安顿下来后,聚集在客厅。
“我们现在算正式踏上青藏高原的征程了。”林野看着窗外远处依稀可见的、连绵的雪山轮廓,那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的屋脊。
“接下来怎么做?等谢尔盖的指示?”赵磊问道,他的伤基本无碍,此刻有些跃跃欲试。
“不完全是。”林野摇头,“我们不能完全被动。阿 Moon,你尝试用这里的设备,结合我们已有的线索,尽可能精确地定位玉盘指引的那个坐标范围。苏晓,我们研究一下这些资料,看看有没有关于‘世界脊梁观测所’或者类似描述的传说记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谢尔盖提供支持,但我们自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在合作中,信息差就是我们的筹码。”
众人都同意这个观点。短暂的休整后,便各自忙碌起来。
阿 Moon 很快在仓库里找到了一台高性能的卫星地图终端,开始将林野感应到的模糊坐标与地图进行比对。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广阔,坐标范围依然很大,但已经比漫无目的地寻找缩小了无数倍。
苏晓和林野则翻阅着那些资料。其中一份由上世纪西方探险家手绘的、关于冈仁波齐峰区域的地图残片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地图边缘用古老的藏文和一种疑似旧世界符号的混合文字,标注了一个名为“天空之镜”的地方,描述其“映照星辰,直达天听”,与“观测所”的功能描述有些相似。
而另一份民俗记录中,提到在珠穆朗玛峰附近的某个隐秘冰川,流传着“发光水晶”和“永恒梦境”的传说。
线索依然零碎,但方向正在逐渐清晰。
傍晚时分,谢尔盖的通讯如期而至。
“看来各位已经安顿好了。”卫星电话里传来谢尔盖平静的声音,“对于接下来的行动,我有一个初步建议。”
“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