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炉三代的试车成功,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蓝图公司的每一个人心中。
日产一百吨的稳定产能,意味着他们终于拥有了与滨海大道项目体量相匹配的生产力。
这不再是实验室里的奇迹,而是可以源源不断创造价值的工业印钞机。
李建军的滨海二建,在亲眼见证了新设备生产出的第一批SMA材料,并拿到了那份高达4.25兆帕的惊人测试报告后,二话不说,当场就拍板支付了第一笔高达五十万的材料预付款。
资金、设备、技术、原料、客户……所有困扰蓝图公司的难题,在这一刻,似乎都迎刃而解。
公司上下,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观情绪,所有人都觉得,接下来就是开足马力生产,然后等着数钱了。
然而,林旬却在第二天一早的全员大会上,再次给所有人浇了一盆冷水。
“从今天起,‘八卦炉三代’,封存!暂停一切生产活动!”
这个决定,像一颗炸雷,在会议室里炸响。
“什么?!”
“林总,你没搞错吧?设备刚调试好,李总的钱也到了,正是大干快上的时候,怎么能停了?”
“是啊,一个月后就要给滨海大道供料了,现在不抓紧生产,到时候拿什么交货?”
赵富贵、张涛、王大锤……几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情绪激动地表示反对。
唯有苏晚晴和刚刚“出关”的陈浩,沉默地坐着,若有所思。
林旬没有急着解释,他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只写了四个大字:
“质量”与“标准”。
“我们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SMA材料,但那是在我的监督下,在王师傅、侯师傅你们这些最顶尖的工匠手里造出来的。”林旬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扫过每一个人。
“但是,滨海大道需要的,是几千吨,几十万吨!我们不可能只靠我们这几十个人。我们需要招募新工人,需要三班倒,需要把生产规模扩大十倍,甚至一百倍!”
“到那个时候,谁来保证,从生产线上流出的每一吨料,都跟我们今天造出的样品,一模一样?谁来保证,它们的性能都能达到4.25兆帕?”
“你们能保证吗?”
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刚才还情绪激动的众人,额头上都渗出了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