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塞科球馆的采访室挤满了二十多家媒体,李特坐在发布台前,面前堆着十来支录音笔。ESPN的女记者率先开火:“李特,帕丽斯·希尔顿在《早安美国》上说你们共同开发了一款篮球预测软件?”
李特拧开矿泉水瓶喝了一口,慢悠悠地说:“如果她真能预测比赛,首先该提醒我别在第二节剩3分42秒时投三分——今天我的投篮命中率比她在拉斯维加斯赌场的胜率还低。”
现场爆发出笑声,《印第安纳波利斯星报》的体育记者趁机追问:“所以她突然离开印第安纳波利斯,是因为你们在数据分析方法上产生分歧?”
“准确地说,是她发现我的数学模型预测出她新开业的夜店三个月内会亏损。”李特露出个人畜无害的微笑,“毕竟在贝叶斯定理面前,连希尔顿集团的大小姐也得低头。”
这番采访第二天被美联社转载,标题是《当大数据遇见大明星:一个篮球运动员的理性抉择》。有趣的是,帕丽斯团队竟在社交媒体上点了赞,还转发配文:“至少他算对了我该及时止损。”这场持续两周的娱乐风波就这样悄然落幕。
两周后的一个午后,李特在训练馆加练三分,经纪人马修·霍姆斯抱着厚厚的文件夹闯了进来,额头上还带着汗。
“好消息是,找你代言的产品能从第五大道排到中国城。”马修把文件夹摊在计分台上,“坏消息是,这些美国品牌的报价都带着股施舍味儿。”
李特抓起毛巾擦汗,随手翻开最上面那份合同——某知名运动饮料的代言邀请,报价只有同期新秀卡梅隆·安东尼的一半。附件里的备注格外刺眼:“考虑到该球员的亚洲背景及市场局限性...”
“看这条,”马修又抽出另一份文件,“体育用品代言,要求你必须在广告里说‘这个品牌连亚洲人都能驾驭’。”
李特把毛巾摔在地上,篮球在空荡的场馆里发出沉闷的回响。
这时他的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是父亲李建国的名字。听完儿子的抱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然后传来冷静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