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外来样本库,而是在基地的内部环境循环系统中,检测到了极其微量,与在末端大厅发现的奇异化学物质相同的成分。
虽然浓度极低,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影响,但这个发现让所有人背脊发凉。
这意味着,那种生物可能不仅仅在外部活动,它们或许拥有难以想象的微小体型或特殊的渗透能力,已经将它们的“标记”或,伸到了基地的内部。
又或者,是某种依附在设备或人员身上被无意带入的微型个体?
恐慌开始悄然蔓延。
宋林强制下令,所有从外部返回的人员和设备必须经过最高级别的隔离消杀程序,并对整个基地循环系统进行彻底净化。
就在基地忙于内部清查,注意力被分散的当口。
一道幽灵般的信号,利用基地内部设备调度产生的短暂通讯窗口隙,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实验室的样本监控系统。
实验室主控电脑屏幕上,代表隔离舱内黑色方块能量状态的数据曲线,突然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几乎与背景噪声无异的跳动,持续时间不足百分之一秒。
几乎是同时,隔离舱内部,针对黑色方块的多个高灵敏度能量传感器记录下了一次强度微弱到极致的能量溢出,其频率模式,与之前引发警报的紫红光芒以及第七大厅的能量脉冲,存在高度相似性。
这一次,它没有引发警报,因为它完美地模拟了系统底噪。
操作员瞥了一眼屏幕,并未察觉异常。
几秒后,又一段经过精心伪装的指令试图访问样本数据库的核心日志,目标直指那片暗蓝色鳞片的能量共振数据记录。
这一次,基地升级后的网络安全系统捕捉到了这次未授权的访问尝试,虽然攻击源被层层跳板伪装,最终定位到一段外部勘探频率,但攻击模式的特征码却被记录了下来。
“报告,检测到针对样本数据库的未授权访问,攻击源伪装,但手法专业。”网络安全员立刻报告。
宋林的眼神瞬间锐利如刀。
内部清查发现了未知化学痕迹,外部立刻就有针对核心样本数据的精准网络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