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此乃不公!周朝以仁政治天下,延续八百年,岂是虚言?”

“我儒家岂能被法家压制?法家有神,儒家岂能无神?”

“应万民上书,请封我先师为神!”

“你们儒家还要脸吗?都被赶出咸阳了,还好意思求封?不如学学道家,清静无为!”

“你胡说!谁说我道家无为就治不了国?我道家不服,老子也不服!”

“我要去咸阳,与商鞅辩论一番!以德治国,克己复礼才是王道!”

“走,一起去!”

不同于其他学派的激愤,法家弟子则是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商君复活了!”

“商君成神了!”

“恳请秦皇再封我法家先贤申不害为神!”

“哼,百家之中,唯我法家居首,谁敢不服?在座皆是手下败将!”

商鞅封神,

而且是当着天下人的面封神,

彻底点燃了诸子百家的情绪。

法家有人成神,而儒家没有,道家没有,阴阳家也没有,还敢自称主流?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这些文人相争起来,比武人更激烈,谁也不甘落后。

赢无限忽然察觉:

好家伙!

商鞅一封神,大秦的文运猛增一截。

连武运,也见长。

武运为何增长?

赢无限稍一观察,便明白了。

商鞅的军功爵制,早已深入大秦民心。

商鞅封神,令大秦军民无不振奋激昂。

秦末无大将,有人归咎于胡亥诛杀功臣。

但胡亥所杀多为自家宗室,以及蒙恬等老臣。

始皇末年,朝中确实文臣武将青黄不接。

否则楚汉相争时,为何无一秦将崭露头角?

唯一一个章邯,原本是修皇陵的,还被项羽步步紧逼。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始皇后期军功爵制的败坏不无关系。

他虽连年征战,但始终倚重一班老臣宿将,未曾提拔年轻将领。

“猛将发于行伍,宰相起于州部”

之语,已沦为一句空谈。

朝堂渐被世族勋贵垄断,尽是些老成持重的旧面孔,少有新锐崭露。

试看蒙家、王家等族,哪一家不是在军中根基深厚?

连始皇帝亦不得不对他们心存顾忌。

此时的秦廷,竟与商鞅变法之前的景象有几分相似。

府库空虚,粮储不继。

民治涣散,朝廷控驭之力渐弛。

内政律法,多循旧章。

举国兵甲,仍是残破老弱之师。

而今商君再世,令秦人精神为之一振。

众人皆道新皇册封商鞅,意在变法图强,国运必将昌隆。

赢无限心中甚是宽慰。

仅商鞅一敕,已见成效,往后更当收益良多。

“请商君暂观,朕将续封二神。”

先前赢无限与百官议定五神之封。

今日祭天大典,他欲将余下三神一并敕封,以安朝野人心。

况且赢无限也深感麾下人手匮乏。

白起、李冰各有职司。

兰池宫中修真之士尚在初学,未堪大用。

治理天下,终究需要更多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