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来意延安的忌惮

1937年5月的北平,初夏的风带着槐花香,吹进胡同深处的四合院。

青砖灰瓦的院落里,石榴树抽出新绿,葡萄藤顺着木架爬满屋檐,连墙角的青苔都透着勃勃生机。

比起热河战场上的硝烟,这里的日子像一碗温吞的小米粥,熬着平淡的烟火气。

何大清家的何雨阳和何雨柱、贾家的贾东旭、刘家刚出生的刘光齐、许家刚有孕的李大妮,让这座四合院满是鲜活的气息。

清晨的阳光刚越过院墙,何雨阳就穿着小褂,迈着短腿在院里跑。

两岁多的小家伙长得敦实,脸蛋圆滚滚的,眼睛像极了何大清,亮得像星星。

现在的何雨阳比贾东旭矮了10公分,何雨柱现在也到了60公分的高度。

何雨阳基本上就是在四合院发呆,因为系统自从上次给了,一个书法精通技能后,再也没给过好东西。

后院刘家屋里,传来婴儿的哭声。刘母抱着刚出生不到半年的刘光齐,在屋里来回踱步,嘴里哼着摇篮曲。

小家伙裹在碎花襁褓里,小脸皱巴巴的,却很能哭,一哭起来脸就涨得通红。

刘海中端着刚温好的米汤走进来,小声说:“轻点晃,别把孩子晃晕了。我刚去巷口买了块花布,等光齐再大点,给他做件新衣裳。”

刘母点点头,低头看着怀里的孩子,眼神里满是温柔——这是刘家的第一个儿子,虽然日子不富裕,却也盼着他能平平安安长大。

许家的屋里,李大妮正坐在炕边缝衣服。她刚怀了两个月身孕,肚子还没显怀,却已经开始给孩子做小衣裳了。

许伍德从外面挑水回来,放下水桶就走进屋,伸手摸了摸李大妮的肩膀:“累不累?别总坐着缝衣服,去院里晒晒太阳。我刚听巷口王婶说,怀了孕多晒太阳好,孩子长得壮。”

李大妮笑着摇摇头:“不累,趁着现在能动,多做两件,等肚子大了就不方便了。”她拿起一件刚缝好的小肚兜,上面绣着一朵小花,“你看,这是给孩子准备的,要是个闺女,就给她穿;要是个小子,就再绣个老虎。”

许伍德凑过来看,眼里满是期待:“不管是闺女还是小子,只要你们娘俩平安,我就知足了。”

四合院的日子,就在这样的细碎里慢慢过。吕清心会帮刘母哄刘光齐,刘母也会帮李大妮洗尿布,贾张氏虽然还是爱唠叨,却也会在何雨阳摔倒时,伸手扶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