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流言

何以为民 好故梦心 1465 字 4天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企管办主任碰了一鼻子灰,回来向李腾汇报时,一脸为难:“李镇长,这个胡三……态度很强硬,而且一口咬定和刘镇长有口头协议。我看,没有刘镇长发话,这事很难办。”

李腾眉头紧锁。果然,盘活资产最大的障碍,不仅仅是破败的厂房,更是盘踞在其中、早已将公共资源视为私产的利益群体。而胡三敢于如此有恃无恐,显然背后有着来自镇内部,甚至可能来自县里的支持。刘长根在这个问题上的暧昧态度,此刻也变得清晰起来——他根本就是胡三的“保护伞”,或者至少是默许者。

一边是针对个人的污名化谣言,意图从道德上摧毁他的威信;一边是盘活资产遇到的硬钉子,代表着既得利益集团的公开挑衅。这两股暗流,一软一硬,一明一暗,相互交织,构成了李腾主政柳林以来面临的最严峻、也最复杂的局面。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被动应对了。谣言必须遏制,否则工作无法开展;胡三这个硬骨头也必须啃下,否则盘活资产、增加财政收入就是一句空话,也会让所有观望者看清他的“软弱”。

晚上,他再次拨通了宋知远的电话。这一次,他没有诉苦,而是客观地汇报了近期推动工作中遇到的两方面阻力:一是关于他个人的不实传言开始流传,二是盘活电影院资产遭遇地方势力强硬抵制,并点明了可能与刘长根有关。

宋知远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声音严肃:“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行。你越是在意,跳出来辩解,传播得越快。最好的办法,是置之不理,用更加扎实的工作和透明的决策来回应。身正不怕影子斜,组织上会明察秋毫。”

“至于盘活资产遇到的阻力,”宋知远顿了顿,“这在意料之中。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处理这类问题,要格外讲究策略和证据。没有确凿的依据,不要轻易动。可以先从外围调查入手,把情况摸透,把证据做实。必要时,可以借助纪检监察的力量。记住,凡事要依法依规,不能授人以柄。”

宋知远的指点,如同迷雾中的灯塔,让李腾焦躁的心逐渐平静下来。他明白了,面对谣言,要保持定力,用行动说话;面对硬钉子,要善用规则,收集证据,准备持久战。

挂了电话,李腾走到窗前,望着柳林镇沉寂的夜色。暗流已然汹涌,他不能退缩,也不能莽撞。他需要更加冷静,更加智慧,在这片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与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对手,进行一场关乎名誉、权力和柳林镇未来的较量。他铺开笔记本,开始重新梳理思路,寻找反击的突破口。这场由谣言和利益交织而成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