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个月紧张忙碌的筹备,第一批准备销往食品厂的干辣椒完成了检测、装车,在众多农户复杂目光(既有拿到部分货款的欣慰,也有对低廉价格的不甘)的注视下,驶离了柳林镇。虽然这笔交易没能让农户完全挽回损失,但至少看到了真金白银,极大地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和激动情绪,李腾的威信在普通群众中悄然提升。
与此同时,在林雪的全力推动和吴建军等人的协助下,利用镇里一处废弃仓库改造的“试验性农产品加工点”也初步成型。李腾硬是从极其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了一部分,又通过私人关系暂时赊欠了部分设备和包装材料,支持林雪进行小批量的辣椒酱试生产。
第一批贴着“柳林辣珍”朴素标签的辣椒酱生产出来那天,李腾特意到场。他看着那几十瓶凝聚着众人心血、色泽诱人的辣椒酱,心中感慨万千。这不仅仅是几瓶酱,这是柳林镇迈向产业探索的第一步,是打破僵局、点燃希望的火种。
他将几瓶辣椒酱送给镇里的干部和一些关系较好的村支书品尝,收获了不少好评。他甚至让张薇帮忙,带了几瓶到市里,请宣传部和关系单位的同事试吃,收集市场反馈。
晚上,他再次接到宋知远的电话。宋知远显然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了柳林镇近期的情况。
“听说你那边,辣椒的事情处理得有点眉目了?”宋知远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许。
“是的,宋县长。”李腾详细汇报了外部收购和内部尝试深加工的情况,“算是暂时稳住局面了,也摸索出一点路子。就是这深加工,刚起步,困难还很多。”
“嗯,思路是对的。不能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敢于尝试,善于从危机中寻找机遇。”宋知远肯定道,“遇到具体困难,及时沟通。需要县里协调什么,比如技术指导、小额贷款政策,都可以提出来。”
“谢谢宋县长支持!”李腾心中温暖。上级的肯定和支持,是他敢于在困境中前行的最大底气。
放下电话,李腾走到窗前。柳林镇的夜空,星光明亮了许多。辣椒风波,这场看似是巨大危机的挑战,反而成了他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他不仅初步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维稳难题,更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像林雪、吴建军这样有潜力的人才,初步凝聚起一支愿意做事、能够做事的团队,并且点燃了产业探索的星星之火。
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资金、技术、市场、内部阻力……每一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此刻,他的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贵人相助,有时是外部的机缘,有时更是内部被激发的人心与潜力。他相信,只要方向正确,凝聚起众人的力量,柳林镇这艘沉寂已久的航船,终将能够拨开迷雾,驶向充满希望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