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点整,县委常委会议室里,核桃嫁接项目专项小组的成员已全部到齐。
叶怀民走进会议室时,目光扫过参会人员,意外地在副县长赵刚和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建军身上,
看到了 “可用” 二字,没想到在项目启动之初,竟能发现这样两位可信赖的干部。
待众人坐定,叶怀民开门见山:“今天的会议,核心是把项目启动的各项事落实到位,不搞虚的,只谈具体办法。
咱们先从第一件事开始 —— 成立农资管理公司,这是对接贷款、管理项目资金的关键,大家有什么想法、建议,都可以直接说。”
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赵刚便率先开口。
他在农业口干了五年,常年围着农田、农户转,是出了名的 “老农业”,
这些年为了核桃产业的事,没少跑资金、解难题,却总因县财政紧张处处受限,每天都要接待上门诉苦的种植户。
如今叶怀民敢扛下风险推进嫁接项目,他打心底里佩服 —— 要知道他没背景没靠山,全靠实打实的资历熬到副县长,最清楚基层做事的难。
“叶书记,我先提个醒,农资管理公司的管理人,必须得是绝对可靠的人。
这个公司管的是项目的全部资金,从银行贷款到后续的种苗采购、技术补贴,每一笔钱都关系到项目成败。
万一出现资金挪用、虚报开支的情况,不仅项目要黄,还得惹上大麻烦,到时候谁都担不起责任。”
叶怀民点点头,心里暗自认同 —— 这正是他最担心的问题。
项目资金本就是靠财政担保贷来的,一旦在管理上出了岔子,别说项目推进不了,
他之前承诺的 “独自担责”,恐怕就要变成 “问责”,到时候真是百口莫辩。
“赵县长说得对,管理人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这是农资公司成立的首要前提,绝不能马虎。”
这时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建军接过话茬,提出了建议:“要不咱们从在座的成员里选一位兼任公司负责人?
这样一来,负责人既了解项目整体情况,又能直接对接各部门,沟通协调起来更方便,也能避免出现‘外行管内行’或者信息脱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