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水刺”的圆满成功,如同为霍天渊的战术体系嵌入了一块关键的拼图,弥补了极致攻击的短板。然而,他并未就此满足。深知小比之中变数无穷,对手手段各异,多一分准备,便多一分胜算。在反复审视自身能力后,他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极具潜力,却也 notoriously 难以掌握的领域——攻击性符箓。
相较于需要临场凝聚、对自身状态依赖较高的法术,符箓作为一种将法术威力预先封存于特定载体中的造物,具有瞬发、稳定、且能超越自身修为极限发挥作用的独特优势。一张强大的攻击符箓,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
经过在藏书阁外围区域的短暂查阅(他尚无权翻阅高深典籍,只能看些基础介绍),并结合自身有限的资源,霍天渊将目标锁定在了最低阶,却也最实用、最具代表性的攻击符箓之一——“爆裂符”。
此符激发后,可瞬间产生一团威力约等同于炼气中期修士全力施展的“火球术”的爆炸,范围不大,但冲击力集中,可用于破防、制造混乱或直接杀伤。若能掌握并批量制作一些,无论是用于丰富攻击手段,还是在团队配合中作为奇兵,都将大有裨益。
理想丰满,现实却骨感得硌人。
当他真正开始尝试制作时,才深切体会到何为“看花容易绣花难”。符箓之道,与阵法虽有相通之处,皆涉及“纹”与“灵”,但其内在逻辑和操作要求,却有着天壤之别。
阵法,更像是构建一个稳定的、可持续运转的“场域”,讲究的是结构稳固、能量循环。而符箓,尤其是一次性的攻击符箓,则更像是在制造一枚极度精密的“灵力炸弹”。它要求将狂暴的、倾向于爆发的火系能量,强行约束、压缩、封存在一张薄薄的、承载能力有限的符纸之上,并预设好一个稳定与爆发的临界点(激发机制)。其难度,可想而知。
霍天渊的“制符工坊”,依旧是那间简陋的杂役房。油灯的光芒摇曳,映照着他凝重而专注的脸庞。桌上摊开着好不容易换来的一张最低级的“火浣纸”,旁边是一小碟用劣质朱砂混合着少量火属性妖兽血液调制而成的“灵墨”,以及一杆勉强能用的普通符笔。这些材料,已是他省吃俭用,加上之前完成任务和“聚灵陷阱”所得,才咬牙换来的,数量有限,每一份都珍贵无比。
他深吸一口气,回忆起那简陋玉简中记载的“爆裂符”基础纹路。那纹路看似并不复杂,主要由一个汇聚灵力的“核心”,数道引导能量走向的“脉络”,以及一个极其微妙、用于平衡能量与设定激发条件的“封灵结”构成。
他提起符笔,蘸饱了泛着微弱红光的灵墨,笔尖悬于符纸之上。神识高度集中,体内一丝精纯的火属性灵力(通过临时转化部分水灵力而来,效率不高)缓缓渡入笔尖,与灵墨交融。
落笔!
笔尖接触符纸的瞬间,他必须完美控制灵力的输出,既要保证灵墨能承载灵力渗入纸纤维,形成有效的“灵络”,又不能输出过猛,损毁符纸结构。同时,手腕必须稳如磐石,笔走龙蛇间,不能有丝毫颤抖,每一道纹路的弧度、粗细、转折,都必须严格符合要求,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能量流动的顺畅与否。
第一条引导脉络刚刚画到三分之一,霍天渊便感觉手腕微微一酸,灵力输出出现了连他自己都难以察觉的、毫厘之间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