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王仁和一系势力庞大,加之对董砚之学的恐惧和嫉妒,最终檄文之事还是被定了下来。很快,一份措辞严厉,引经据典,将董砚之学批得一无是处的“辟邪檄文”从稷下学宫传出,迅速传遍天下。
檄文一出,天下震动!
支持传统儒学的一方拍手称快,认为学宫终于出手整顿歪风邪气。而许多受过圣院恩惠、或对董砚之学心存向往的百姓和底层修士则忧心忡忡。
青州圣院,瞬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消息传到青州时,张牧之等人又惊又怒。
“岂有此理!我圣院为守护苍生几乎流尽鲜血,他们却在背后捅刀子!”武镇岳气得须发皆张。
孟浩眉头紧锁:“王仁和此举,看似卫道,实则为私心。他怕圣院崛起,动摇学宫正统地位。此檄文恶毒之处在于混淆视听,将秦婉儿的力量与归墟挂钩,极易煽动不明真相者。”
吴青松冷静分析:“檄文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恐怕会有学宫使者前来施压,甚至联合其他对圣院忌惮的势力进行打压。朝廷态度关键,但陛下亦需平衡朝中势力,压力不小。”
张牧之面色凝重,看向秦婉儿所在的静室方向:“师尊未愈,外患未除,内忧又起。多事之秋啊…此事,需尽快告知师妹,早作应对。”
然而,当他们见到秦婉儿,告知此事时,秦婉儿却异常平静。她刚刚又为董砚进行了一次细微的道基温养,虽成效缓慢,但确实验证了她的想法,心情正处在一种奇特的宁静之中。
“跳梁小丑,何必在意。”秦婉儿淡淡道,“他们若来讲道理,我们便与他们讲道理。他们若想来硬的…”她眼眸中混沌之光一闪而逝,“…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道’。”
秦婉儿的平静感染了众人。张牧之深吸一口气:“好!既然如此,我们便做好准备,迎接这‘道理’之争!”
圣院上下,顿时进入了一种外松内紧的临战状态。而一场关乎道统、席卷朝野的风暴,即将降临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