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秦婉儿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室感悟混沌之心与源初之契的奥秘,偶尔出关为董砚渡入混沌之气,稳定伤势。
秦婉儿的存在,如同一根定海神针,让圣院内部安稳了许多,张牧之等人处理事务也更有底气。
在秦婉儿混沌之心无形的影响下,青州地脉的衰败速度似乎略有减缓,一些因天道崩溃而产生的微小空间褶皱也被悄然抚平,这让感知敏锐的吴青松等人啧啧称奇。
这一日,秦婉儿正在感悟中,心神沉浸于源初之契带来的古老信息流。那并非具体的功法或知识,而是一种对宇宙本源规则的直观呈现,是“创造”与“寂灭”如何从同一源头诞生、交织、平衡的宏大画卷。
秦婉儿“看”到,宇宙初开,并非一片死寂,也非瞬间繁华,而是一种动态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混沌”。
在这混沌中,“生”与“灭”如同呼吸般自然交替,构成最原始的平衡。后来,某种“意志”或“规则”的出现,使得“生”与“灭”开始分离、对立,才有了后来的世界演变乃至归墟的失控。
“道基之伤,本质是修行者自身‘小宇宙’的规则出现了‘缺失’或‘断裂’,导致生机无法顺畅流转,本源不断流失。”秦婉儿心中明悟渐生。
“寻常疗伤之法,如同修补破损的器皿,只能治标。而若要治本,或许需要从规则层面着手,重塑那种原始的‘平衡’,甚至…引入一丝‘混沌’的特性,让断裂处自行衍生出新的秩序?”
这个想法极为大胆,甚至有些离经叛道。传统的修行理念无不强调纯净、有序,对“混沌”避之不及。但秦婉儿亲身经历证明,混沌并非单纯的混乱,而是蕴含着更高层次的秩序与生机。
秦婉儿尝试着引导一丝极其微弱的、经过源初之契调和后的混沌本源,小心翼翼地探向董砚道基上一道细微的裂纹。
这丝混沌之力并未强行冲击或修复,而是如同润滑剂般,包裹在裂纹边缘,模拟着宇宙初开时那种“无中生有”的意境。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道原本顽固、不断逸散本源的裂纹,其边缘竟然开始出现极其细微的、如同星尘般的活跃点,虽然未能立刻愈合,但逸散的速度明显减缓了!
有效!
秦婉儿心中狂喜,但不敢有丝毫大意。道基关乎修行根本,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她只能以水磨工夫,一丝一毫地尝试,同时不断加深对混沌与平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