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情孽魔网织,圣师隐玄机

神都的喧嚣,如同被一层无形的隔膜滤过,难以侵入西苑这片被圣道气息浸染的净土。

明理堂的檐角在暮色中勾勒出沉静的剪影,庭院中新移栽的净心草散发着幽幽清香。

兽栏旁的古树下,黑岩庞大的身躯盘踞着,呼吸悠长,胸膛上那道深可见骨的恐怖爪痕在秦婉儿升级后的生命圣辉持续滋养下,已只余下淡淡的粉色新肉。

它偶尔抬起硕大的头颅,温顺而依赖地看向不远处药圃中那道忙碌的青裙身影。

秦婉儿正弯腰侍弄着几株新培育的“清心玉髓兰”。指尖流淌的青色圣辉如同最温柔的春雨,融入花叶茎脉。

经历了医寮的生死考验与道境突破,秦婉儿身上的气质愈发沉静内敛,如同洗尽铅华的璞玉,温润中透着坚韧的光华。

只是秦婉儿偶尔望向承天殿方向时,眼底深处会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心绪——师尊的深意,归墟的阴影,都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夕阳的金辉为庭院镀上一层暖色。一阵清越的笛声,毫无征兆地随风飘来。

笛声空灵悠远,初听如幽谷清泉,涤荡心神;细品之下,却似蕴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孤寂与苍茫,如同踽踽独行于万载光阴的旅人,带着看透世情的悲悯与一丝若有若无的倦意。

秦婉儿侍弄花草的手微微一顿。这笛声并非神都常见的曲调,其意境之高远,音律之精妙,远超她所闻。

更让秦婉儿心神微动的是,笛声中蕴含的那份孤寂与悲悯,竟隐隐触动了她心湖深处,那因守护而生的、有时也会感到疲惫与沉重的共鸣。

秦婉儿直起身,循声望去。

只见明理堂侧门通往药圃的小径上,不知何时立着一道颀长的身影。

一袭胜雪的白衣,纤尘不染,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清逸出尘。

墨发如瀑,仅以一根简单的玉簪松松挽住几缕,其余随意披散肩头。他侧身对着秦婉儿,手持一管通体莹白、仿佛由月光凝成的玉笛,修长的手指在笛孔间起落,专注地吹奏着。

夕阳的余晖勾勒着他近乎完美的侧脸轮廓,鼻梁挺直,薄唇微抿,下颌线条流畅而略显清冷。

最令人心悸的是他的眼睛——当一曲终了,他缓缓放下玉笛,转过身来时,那双眸子便清晰地映入秦婉儿眼帘。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

如同蕴藏着整片星河的夜空,深邃得望不见底。初看是极致的清澈与平静,仿佛能映照出世情百态。

然而在那平静之下,却流转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沧桑与倦意,如同历经了万载轮回,看尽了悲欢离合。

眸光深处,一点若有若无的忧郁,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荡开细微却令人心尖微颤的涟漪。

“在下白辰,途经此地,闻得药草清芬,一时兴起,扰了仙子清净,还望海涵。”白衣男子开口,声音温润如玉,如同他手中的笛声一般悦耳,带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却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

白辰微微欠身,姿态优雅从容。

秦婉儿心头微动。此人气度不凡,修为深不可测,以她如今境界竟看不透深浅,笛声意境高远,绝非寻常人物。

秦婉儿敛衽还礼,声音清越:“秦婉儿见过白公子。公子笛声意境高妙,何来打扰之说?公子似乎并非神都人士?”

“浮云游子,天地为家。”白辰唇角勾起一抹极淡、却足以令星月失色的笑意,那点深藏的忧郁似乎被这笑意冲淡了些许。

“神都风云际会,圣道新立,白某心向往之,特来一观。”白辰目光扫过秦婉儿指尖尚未散尽的青色圣辉,眼中掠过一丝恰到好处的欣赏。

“仙子这生命圣辉,温润坚韧,生机盎然,暗合天地生生不息之道,实乃白某平生仅见。想必这便是董圣所传的真儒圣道精粹之一了?”

白辰话语谦和,态度真诚,对圣道气息的敏锐感知更是让秦婉儿心生好感。尤其那句“暗合天地生生不息之道”,更是道出了她所悟生命守护之道的几分真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