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黄巾”血洗广阳郡世家。

邓茂率一支轻骑,如旋风般突袭了张氏在城外的奢华别院。其时,张氏核心成员正与数名仓曹官吏饮宴作乐,丝竹管弦之声掩盖了马蹄的轰鸣。

待惊觉时,已成了瓮中之鳖,被一网成擒。邓茂并未将他们押回大营,而是就地在这别院那奢华至极、奇花异草遍布的花园里,设立了临时公审台。

背景,正是他们多年来贪墨铜钱熔铸而成的、象征其财富与罪孽的假山“钱山”。罪状公之于众,在一片哭嚎与求饶声中,刀光闪动,鲜血喷溅,染红了精心培育的牡丹与兰草,那“钱山”在血色映照下显得格外讽刺。

随后,邓茂部顺势攻占防卫松懈的郡府粮仓,除了部分上等粮秣充作军粮外,大量因官吏贪墨而积压多年的陈粮被打开仓廪,分发给闻讯涌来的无数面黄肌瘦的饥民。

王氏乃经学传家,表面上诗礼簪缨,暗地里却是放印子钱(高利贷)的好手,手段阴狠,逼得无数人家破人亡,卖儿鬻女。

程远志率主力攻破其族聚居的巨大庄园后,特意将最后的审判与行刑地点,设在了王氏最为庄严、供奉着列祖列宗牌位的宗祠之前。

在那些冰冷沉默的牌位注视下,王氏族长及其核心成员被强迫跪在祠堂院中,战战兢兢地交出了所有记录着血泪的借贷契约。

程远志命人将成箱的契约堆放在院子中央,一把火点燃,冲天的火焰伴随着羊皮纸、竹简燃烧的噼啪声,以及周围被召集来的债户们震耳欲聋的欢呼、哭泣与呐喊声,直上云霄。

这火焰,烧掉的是压在他们身上多年的债务大山。仪式完毕,王氏主要家族成员被就地处决,以儆效尤。

然而,程远志却对王氏那藏书万卷的楼阁严令保护,派兵把守,不得损毁一纸一页,显露出其对“知识”别有目的的重视。

这场由凌云幕后引导的血色风暴,在短短数日之内,便以极高的效率席卷了整个广阳郡。屠刀之下,并无侥幸。

凡是民愤极大、恶行昭彰、证据相对确凿的豪强与贪官,几乎都遭到了灭顶之灾。程远志与邓茂麾下的黄巾军,手段酷烈,行动迅捷如风,那“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诛尽豪强,替天行道”的旧日口号,再次响彻广阳郡的城乡僻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是这一次,他们的“道”,被精准地引导、约束,劈向了凌云希望他们清除的那些目标。

富庶的广阳郡在短短时日间,哀鸿遍野,尸横处处,但同时,无数在底层挣扎求生的百姓,在无边的恐惧与茫然之中,也隐隐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带着浓重血腥气的、扭曲而真实的“公正”得以伸张的快意。

正当广阳郡遍地烽烟、急报如雪片般飞向周边郡县乃至洛阳,各方势力惊疑不定之际,凌云在涿郡“恰好”接到了来自广阳太守(或其残余势力)那字字泣血的紧急求援文书。

他立刻名正言顺地召集麾下文武,以“平定叛乱、安抚黎民”为堂堂正正之号,亲率以陷阵营、幽州突骑为骨干的精锐大军,浩浩荡荡,旌旗蔽日,开赴已是一片混乱的广阳郡。

消息通过秘密渠道,迅速传至仍在广阳郡内活动的程远志和邓茂耳中。两人心领神会,知道“表演”的时间即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