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志向在于制度建设与秩序重建,带有浓厚的法家与儒家结合的色彩。
戏志才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带着几分不羁与洒脱的笑意,说道:“志才平生闲散惯了,受不得太多拘束。但求能在这茫茫人海中,遇到一位真正的明主,能尽展胸中所学。”
“于这纷繁复杂的乱世棋盘之上,从容落子,布局天下,与各方豪杰智者对弈一番,也算是不枉来这人世走一遭,不负平生所学。”他的志向更为超脱和个人主义,追求的是才智的极致施展与参与历史创造的快意。
最后,众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尚未明确表态的凌云,以及那个自从李进离开后,就一直歪靠着凭几、显得更加慵懒、几乎没怎么说话的郭嘉身上。
郭嘉懒洋洋地调整了一下坐姿,晃动着手中那只小巧的青铜酒杯,琥珀色的酒液在烛光下荡漾,他似笑非笑地看向凌云,那双仿佛能洞悉人心的眼睛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与挑战:“凌兄见识超卓,非常人可比,每每所言,皆能发人深省,甚至……石破天惊。不知凌兄胸怀之志,又是如何一番光景?嘉,愿闻其详。”
小主,
凌云心知肚明,此刻已到了展现自己核心政治理念与价值观、以此吸引或者说“筛选”潜在志同道合者的关键节点。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将周遭的空气与那跳跃的烛光都纳入了胸壑,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专注的面孔,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仿佛超越了这个时代纷争的冷静、明晰与一种内在的强大力量:
“大争之世,天下板荡,庸者惜身惜命,只求苟全;明者观望时势,辨析潮流;而真正的智者……”他开篇便定下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基调,与荀彧的忠君、陈群的建制隐隐区分开来,“当善于借势!借这滔滔大势,成就非凡功业!”
“至于某之志,”他刻意顿了顿,让每个字都清晰地烙印在众人耳中,“不在于书斋之中坐论那虚无缥缈的空泛王道,亦不完全拘泥于某一姓一家之兴衰荣辱。”
他的声音逐渐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与激情,“而在于,以胸中所藏之奇谋睿智,辅佐真正能担重任之英主,于眼前这混沌迷离的乱局之中,拨开重重迷雾,得见青天!于这即将倾覆的危殆局势之下,力挽狂澜,定鼎新的乾坤秩序!”
他的言辞愈发犀利而直接:“行事不必拘泥于常规定法,不必困于迂腐教条,只求手段有效,方法得当,最终结果有利于大局!”
“但求功成之日,能傲然笑看这破碎不堪的万里河山得以重整,社稷秩序得以在废墟之上涅盘重生,天下亿万苍生能因此获得喘息之机,终得安居乐业,再现太平!若能以此为目标,并最终达成,则某平生所学,平生所谋,平生所行一切之事,便算无愧于己心,亦无愧于这天下苦苦挣扎的黎民苍生!”
这一番话,既巧妙地表明了其“选择辅佐”而非“自立山头”的基本立场(至少在现阶段),又旗帜鲜明地强调了“奇谋”、“不拘常法”的极端务实风格,更将一切的最终目标,坚定地指向了“天下苍生”的福祉与“河山重整”的宏大愿景,格局辽阔,气象万千,且隐隐透露出一种为达成崇高目标而可以灵活变通、不择手段的潜在意味。
“好!好一个‘拨云见日,定鼎乾坤’!好一个‘无愧于天下苍生’!”戏志才首先击节赞叹,眼中异彩连连,脸上洋溢着找到知音般的兴奋,显然极为认同凌云这种立足现实、目标宏大而又不失灵活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