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张远撇撇嘴,语气里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人家可是哈佛毕业的高材生,回来就进了区里,他舅舅,是王振华副市长。”
王振华。
这三个字像一根针,轻轻刺了苏晨一下。他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掩饰住眼神里一闪而过的寒意。
“听说他在区招商局的时候,一个人扛起了好几个大项目,报告写得连市长都夸过。”张远继续“科普”道,“来咱们这儿,估计就是镀个金,下一步不是副科就是外放当个实权部门的副职了。跟咱们不是一个赛道的。”
苏晨点点头,表示了解。他能听出张远话里的意思,这是在提醒他,吴宇背景深厚,能力出众,是科室里另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让他心里有个数。
苏晨的目光再次投向吴宇。对方已经放下了书,正跟旁边一位同事说话。他语速不快,但字里行间总会夹杂一两个英文单词,比如“这个case的top-level design”或者“我们要考虑它的synergy effect”,显得既专业,又……刻意。
这就是“优越感光环”吗?苏晨觉得有些好笑。这是一种被动的言灵,不断向周围散发着“我很牛,你们不行”的信号,试图在无形中确立自己的领袖地位。
可惜,这种东西对苏晨无效。他现在的心思,全在那份即将呈给赵林的计划书上。
上午九点半,苏晨看准时机,拿着自己通宵完善好的方案,敲开了科长赵林的办公室门。
“科长,关于那个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方案,我有点不成熟的想法,想跟您汇报一下。”
赵林正在批阅文件,闻言抬起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下说。你那个违建报告搞得不错,思路很活,我正想听听你对这个‘一号工程’有什么新点子。”
苏晨将那份薄薄的、却字字千钧的方案递了过去。
“我给它取名叫‘阳光政务’全媒体监督平台……”
小主,
赵林一开始还带着些随意的神情,可当他的目光扫过“全媒体监督”、“在线投诉”、“红黑榜公示”、“领导信箱直播”这些字眼时,他的腰背,不自觉地挺直了。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苏晨平稳的、不疾不徐的讲解声,和赵林越来越重的呼吸声。
当苏晨讲到,建议平台每周评选“十大群众最不满意问题”,并邀请相关单位负责人走进电视台直播间,接受市民代表当面问政时,赵林手里的那支笔,“啪”的一声,掉在了桌上。
他没有去捡,而是死死地盯着那份方案,眼神里是难以置信的震惊,随即,那震惊化为了浓烈的、几乎要溢出来的兴奋与赞赏。
“好……好一个‘阳光政务’!好一个‘当面问政’!”赵林一拍大腿,脸上的肌肉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这已经不是什么宣传方案了,这是一把刀!一把逼着所有部门转变作风、提升效率的利刃!”
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平静得有些过分的年轻人,目光灼灼:“小苏,你知不知道,你这个方案要是能落地,会捅多大的马蜂窝?又会立下多大的功劳?”
“我只知道,这是真正能为老百姓和企业解决问题的方法。”苏晨回答得滴水不漏。
赵林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眼神里的欣赏几乎不加掩饰。他拿起方案,像是在看一件稀世珍宝,来回踱步。
“不行,这个方案太重要了,不能只在咱们科室里打转。我要立刻向办公厅主任汇报!不,我要建议主任,直接在市长办公会上提出来!”赵林显得有些亢奋,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政绩,一个能让整个市政府办公厅都在市委面前挣足脸面的机会。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对苏晨说:“你把方案再细化一下,特别是那个‘特邀监督员’的聘请标准和权责范围,写得更具体些。这几天你就专心弄这个,其他事都先放一放。”
“好的,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