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乌洛兰:下雾了!袁基:下雾了:)

“什么声音?!!”

是枯枝树叶和铃铛绊索的声音。

用来辨别方位。

汉人视线受阻,但谁说射击,只能靠视觉的?

按照事先确定好的射程、方位,山上的汉军,齐齐放箭!

“嗖!嗖!”

“咻——”

箭矢没入黑夜,穿透一片雾气,刺中血肉。

“啊!!”

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响彻河岸。

乌洛兰之前与汉军对阵,都是直接对打,将汉军打得哭爹喊娘。

此刻同袁基对战一月左右,却觉得头痛万分。

这些招数,都怎么想出来的?!

还是那句话,知己知彼,乌洛兰知道的太少了,他根本不知道袁基都设置了什么陷阱,能设置什么陷阱。

于是一无所知,落了下乘。

这也是文化的底蕴造就的差异,鲜卑无甚兵法,无甚书籍,将领除了长者口口相传的经验,根本无从进步。

很多情况下,给他们一个月,想破头,他们都想不出来还有这么多防守方法。

比如说接下来,乌洛兰领着众人飞快渡河。

他们踏上河面的一刻,箭矢确实不见了。

汉军属于定点射击,只在铃声、枯叶声响的那一刻朝岸边射击,不会轻易挪动方位。

乌洛兰等人慢慢渡河。

“啊!!”

“嘶!!!”

比人声更惨的,是马的嘶鸣声。

水下不仅有绊马索,还有削尖的木桩。

一时间,不是人仰马翻,便是刺得马腹鲜血横流。

黑暗的天色和雾气,给鲜卑骑兵的心上加了道沉重枷锁,乌洛兰更是心中沉沉。

无他,因为乌洛兰此前明明让斥候探查过!

斥候确实探查出木桩了。

在河水里藏暗桩,亦是鲜卑人的拿手好戏。

斥候探到汉军往河底藏木桩的时候,乌洛兰还在心里暗自嘲讽过袁基。

随后,他就组织人手,偷偷将这些在他看来,粗糙至极的木桩全部拔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