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中路,袁基安营扎寨,和连蠢蠢欲动

届时粮草辎重会从营寨背面方向补给,不必考虑粮道被劫的风险。

营寨正面靠河。

营门处,设立了几个简易却坚固的桥头堡,以及许多坚固浮桥,用来保持军队的机动性。

河道是天然的反骑兵壕沟,鲜卑骑兵无论如何过河,都会被袁基军队放箭狙杀。

他们自然可以同袁基僵持在河两岸。

但僵持日久,一旦汉军有任何一路胜利,都会将他们夹击于河畔。

所以此路战争的主动权,彻底掌握在了袁基的手中。

乌洛兰刚一抵达河岸边,就知道此战进攻不由他们做主了。

不过也无妨。

鲜卑中路本来就是偏向防守的定位,不能主导进攻,不算致命。

所以乌洛兰停下脚步,在袁基的对岸,安营扎寨。

但和连等不了,他直接质问乌洛兰:

“对面就是汉军!你怎么不进攻?!”

乌洛兰露出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说:“因为我方此次需防守。”

和连立马嗤笑出声:“呵!什么防守不防守的?贻误战机,我先给你记一笔!你不出兵,我出兵!”

乌洛兰表面阻止,但此刻也有些自己的小心思。

中路两个将领,是必然有一主一辅的。

乌洛兰已经同檀石槐放言,同天神和大地母亲发誓,此路必胜!

他不能允许此路的主导权归于和连。

遂产生了放纵和连渡河去与汉军硬碰硬的想法。

但乌洛兰冷静了一会儿,想到了和连乃檀石槐之子的身份,且和连手下的兵马,亦是中路的有生力量。

所以他还是开口解释了一番。

“你看到两侧的山包了吗?那上面都是汉人弓弩手。一旦你领兵渡河,你等必定死于河上。”

对于地形的利用,是许多将领的必修课。

即使是鲜卑将领也不例外。

上一次檀石槐能派乌洛兰出兵,就是因为乌洛兰是三路将领中最会打仗的。

最会打仗,体现在乌洛兰身上,就是他对地形、天时极其敏锐。

像上次与袁基军队战于长城下,对乌洛兰来说,是一场纯劣势对战,乌洛兰一点能力都发挥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