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股力量,是来自自发前来救治百姓的医者。
华佗就是其中医术最出名的一人。
当时袁基听闻华佗在此地施药,出于私心,袁基便前往与之结交。
袁基语气谦和,言语亲近,迅速便拉近了与华佗之间的关系。
随后,袁基便提出了请求:“元化,基有一个不情之请……基的父亲,如今也深受病痛折磨。基每每看到洛阳城外百姓,就忍不住想到父亲。基真想以身替之,可又实在没有办法。”
“今日得见元化,本不该以此短短交情央求元化什么。可基……可基实在是想让元化帮基看看家父的病,若是当真无方可治,基也就……”
当时袁基说到伤心之处,哽咽着无法继续说下去。
但对面的华佗早已从袁基言说与未言说的话语中,感受到了袁基对其父深深的孝心。
大汉都喜爱以孝扬名,是因为一个人至真至诚的孝心,真的会感动到几乎每一个大汉人。
华佗也不例外。
华佗本就对袁基这个态度谦逊温和的顶级士族长公子有着好感,袁基还心善救济百姓,还对父亲有这等孝心,竟言语恳求他一个世人眼中操持“贱业”的“方士”。
华佗一口就应了下来:
“士纪,快带某去见见令尊!”
华佗是一个在世人眼中比较“叛逆”的人,他出身士族,却在人人都向往出仕做官之时,选择了以医术为业。
少年时的心气可胜过一切冷遇,于是华佗专心研究医术,云游四方。
可渐渐地,他年岁渐长,也迈过了而立之年,他以医术立身,却并没有得到来自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有一次,他应一个士人之邀,前去替其族中长辈看病。
可刚到其府邸外,门房便将华佗拦下。
门房表面恭敬地将华佗迎至如同狗洞般大小的矮门处,并言:
“华神医。您虽为神医,但凭此身份却不好大张旗鼓走主家的正门。大公子特意吩咐于奴,让奴带您从此门入府,望您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