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杨赐:我感觉,我好像被谁耍了

“好啊好啊,多选两人当然好,袁爱卿,你具体说说。”

话音刚落,袁基立马接过话头:

“陛下!若多举两人,不妨一人选为今文经学者,一人选为古文经学者。如此,可显陛下公平公正之心。”

“可从古文经《古文尚书》、《毛诗》、《左传》中择选三人。相应,再从《谷梁传》中择选一今文经学者。”

袁基笏板高举,躬身,语调高昂。

“昔文帝求言、光武纳谏,今陛下扩议郎之员,广纳众家之言。虽尧行衢室之问、舜宾明堂四门、禹设谏鼓谤木,不外如是!”

“如此,陛下则垂明镜之鉴,纳沧海之流,四海之内必能政通人和!”

杨赐听完,控制不住地回头看向袁基。

——你在说什么玩意?就这样的天子在你口中都类比上尧舜禹了?

小主,

不过,很快,满朝三分之二的官员,纷纷出列:

“臣附议!”“臣等附议!”“臣……”

紧接着,古文经的官员亦纷纷出列:

“臣等附议!……”

面对这一面倒的情形,刘宏忍不住抚掌大笑!

痛快,太痛快了!

这满朝文武何时有过这般一致的平和局面?

刘宏语带笑意,说道:

“袁爱卿不愧为朕之股肱,此法更为合理。那就如此!众卿从《古文尚书》、《毛诗》、《左传》、《谷梁传》中,各举荐一人。”

“此事,三公九卿尚书台合议!务必替大汉选出有识之士、有德之才。”

袁基与众臣皆呼:“陛下圣明!”

杨赐虽慢半拍,但在这种山呼海啸般的场景面前,他也快速下拜,大呼:“陛下圣明!”

刘宏满意地欣赏着这一幕,仿佛想将时间停滞在这一刻。

但在扫到袁基时,他还是开口:“众卿平身吧。”

“谢陛下!”

于是,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可以说是各路人马都很满意。

今文经这边,可以剔除古文经的《周礼》,再加入一个今文经的《谷梁传》。

古文经这边,虽少了个《周礼》,但多了《毛诗》和《左传》,而且这就是选个议郎,礼不礼的不那么主要,重要的是多一个为古文经发声的人。

如此,今古文经各派利益都得到了满足。

于是,众人又开始你好我好大家好地齐齐歌颂天子、歌颂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