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纳米织机

这种前所未有的精度,宣告着人类第一次真正掌控了物质在纳米层级的“织造”。

织机的另一大核心,是搭载的超导量子干涉仪。它的灵敏度高到足以探测单个电子的磁场变化。

在生产过程中,它宛如一双无所不见的眼睛,实时监测每一颗原子、每一条电子轨迹。

任何偏差,哪怕只是百万分之一毫米的错位,都会在控制台上立刻报警。

正是这种“边加工、边检测”的能力,让织机不再是盲目的操作者,而是与材料实时对话的智能工匠。

“检测通过,瑕疵率为……零。”

一名年轻研究员屏住呼吸,盯着仪器的回传数据,声音因为激动而发颤。屏幕上的波形曲线稳定而优美,仿佛一首精准的乐曲。

厂房内短暂的寂静被一阵掌声打破。

科研人员、技工和军方观察员纷纷鼓掌,这是人类技术史上一次真正的跃迁。

它将成为一切新材料的源泉——为太空电梯提供更坚韧的缆索,为轨道农业提供耐辐射的透明穹顶,为“星环实验室”制造能耐受极端磁场的超导腔体,为“天港”组装第一代深空引擎的核心部件。

未来所有的星际计划,都需要它的支持。

————————————

数周后。

仰齐浜的厂房在今日格外安静,仿佛所有的噪音都被厚重的空气压制。

自从人类使用显微镜,试图探索世界的本质,已过去400余年。

距人类观测到原子的存在,已经过去近100年。

而今天,人类才开始使用自己稚嫩的双手,去真正的排列,触摸,那些构成了我们世界的小小尘埃。

从今天起,人类可以在原子与分子层面进行真正的“制造”,而不是仅仅依赖自然的随机排列。

自然排列的微观结构一直以来只能用一个简单且粗暴的词来形容:失败。

而今天,我们将亲自定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