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千里冰封

第一批装载轻金属同位素纤维的加固运输舱伴随着轰鸣声离开弥林星北部霜原。整整三十二吨原矿被封装在多层磁悬隔离容器中,通过彼界之门返回地球。

当第一批矿样送抵材料工程院时,样品被立即送入高洁净度手套箱,进行原位切片以及能谱扫描。

原本,研究团队的目标并不复杂——只是希望借助其高强度晶格结构提升装甲在高速冲击下的抗性。

但当样品被逐步提纯至 99.9999% 后,意想不到的现象出现了。

在 21℃、1 个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当科研员通过四探针法施加微弱电流,仪器上的数据曲线瞬间坍塌至近乎零电阻状态。

“陈院士,这里有些不对……”年轻的科研人员皱着眉头,似乎有些懊恼。

反复更换仪器并更换样品后,结果仍被完全复现:这些纤维在室温、常压条件下展现出接近完美的零电阻特性,同时伴随微弱但稳定的迈斯纳效应——空间内磁力线被完全排斥。

实验室里一度陷入寂静,随后爆发出一阵压抑到极致的低声惊呼。团队负责人陈列民颤声下令调取全部原始数据并多点交叉验证,确认这并非偶然,而是材料本身的固有特性。

数小时后,经过多部门确认,结论正式敲定:

高纯度的同位素纤维,是一种在室温、常压条件下具备近乎完美超导性的新型材料。

————————————

当晚,工程院食堂。

当晚,工程院的食堂灯火通明,窗外弥林星夜空的星辉在玻璃上折射出微微的冷光。空气里弥漫着酒精与热菜交织的味道,整座大厅却出奇安静。

“同志们……新时代的大门,正由我们所有人亲手打开。”

陈列民的嗓音因为激动而带着颤意,在材料工程院食堂内回荡,平时滴酒不沾的他破天荒的开了一罐啤酒。

他抿了一口酒,喉结轻轻滚动,仿佛借着那一丝冰凉压住胸腔翻涌的激荡情绪。随即,他扬起一叠厚厚的文件,微微颤抖的手指在纸页间来回翻动。

“短短几个小时,我的办公桌就被这些文件压得快塌了。”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沙哑却有力,“他们全都在问一个问题——这种超导材料,何时能量产?”

他低头,从中抽出第一份文件,高高举起:“这一份,是来自交通委员会的,他们要求在十年内实现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跨洲运营的可行性验证。”

“这一份,来自能源委员会,他们已经启动全国电网重构计划,要用这种材料重塑整个能源传输体系。”

“这是计算机科学院的,他们的通用量子计算机与量子加密通信项目,指定了核心需求——没有这材料,量子芯片的退相干率永远无法突破。”

说到最后,他停了片刻,手指扣住最厚的那份文件,抬起时微微颤抖,语气低沉,却带着压不住的炽热:“而这一份——”

“来自羲和工程。”

食堂的空气瞬间沉寂。人们对视着,眼神中既有敬畏,又有难以言喻的震动。那是位于东南沿海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计划,是东协最高优先级的能源战略工程。

这不是裂变反应堆那种,从星海余烬中淘取火星的小打小闹;

不是仰望恒星、卑微索取的光伏太阳能;

更不是靠燃尽远古尸骸换取余温的火力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