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天后夜问,风起于青萍之末

他的眼中,武则天头顶的情感词条清晰无比:【审视(深红)】、【疑虑(黄)】。

果然,她起了疑心。

陆羽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顺势双膝跪地,俯首道:“臣有罪,未曾禀报,便擅作主张。”

他先认了程序上的错,将姿态放得极低。

武则天不置可否,只是端起手边的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等着他的下文。

“陛下,”陆羽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响起,清晰而沉稳,“臣以为,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鹰,除了日复一日的怨恨,便只剩下磨灭殆尽的死志。这样的鹰,对陛下,对大唐,毫无用处。杀了她,不过是让突厥人同仇敌忾;囚着她,亦不过是多耗费些米粮罢了。”

他稍作停顿,抬头直视着武则天,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

“但若将这只鹰,放归草原呢?”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让她带着对陛下天威的恐惧,带着对长安繁华的向往,回到她那贫瘠而野蛮的王庭!陛下,她所见的宫阙万间,她所闻的礼乐教化,都会成为您亲手埋在突厥心脏里的一根刺,一粒种子!”

“她会告诉她的族人,大唐的刀有多快,大唐的丝绸有多软,大唐的酒有多烈!她会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传说,一个让草原人心生动摇,彼此猜忌的传说!那些突厥的贵族会嫉妒她,可汗会猜疑她,而底层的牧民,则会向往她口中的天朝!”

“陛下,与其让臣去‘征服’她一个女人,不如让她,替陛下,去‘瓦解’她的整个民族!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策!”

一番话,掷地有声,在空旷的甘露殿中激起阵阵回响。

上官婉儿握着墨锭,手心已满是细汗。她看着跪在殿中的那个男人,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好一个陆羽!竟能将这等同于私放敌囚的大罪,说得如此冠冕堂皇,甚至……描绘成了一幅利国利民的千秋伟业!

这已经不是巧舌如簧,这是在用言语,构建一个足以让帝王为之心动的未来!

大殿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武则天手中的茶盏,不知何时已经放下。她就那样静静地看着陆羽,那双凤目深邃如海,不起半点波澜,让人根本无法揣测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陆羽能看到,她头顶那【疑虑(黄)】的词条正在缓缓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深沉的【权衡(深紫)】。

许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得听不出一丝情绪。

“你的意思是,哀家让你去收服她,你却把她放了,还说这是为了哀家好?”

她将陆羽那番慷慨激昂的陈词,用最直白、最简单的话复述了出来,瞬间便戳破了所有的华丽辞藻,只剩下那个最核心、最荒谬、也最大逆不道的行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