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126集:无畏赴州府

门房瞥了眼麻纸,见上面净是些的字眼,不耐烦地挥挥手:去去去,少在这装神弄鬼!正说着,府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穿青衫的幕僚捂着口鼻跑出来,眉头拧成个疙瘩:刘门房,府里的王妈也发热了,跟外面那些染疫的一个模样,刺史大人正烦着呢!

门房脸色一白,忙指着双经渡:李幕僚,就是这小子,说要见大人,还胡言乱语......

李幕僚抬眼打量双经渡,见他虽面带倦色,眼神却清亮,不像寻常流民。尤其是那双手,虽沾着药渍,指节分明,透着股沉静的底气。他接过双经渡递来的麻纸,扫了几眼,脸色渐渐变了——上面写的疫气传变三途,竟与府中仆役发病的情形隐隐相合:先是厨下的王妈染病,接着是给她送过药的小丫鬟,昨日连书房伺候笔墨的小厮也开始咳嗽。

你是......医者?李幕僚的语气缓了些。

略通岐黄,兼悟佛理。双经渡答,眼下虢州温疟,非一味封堵能解。若幕僚肯通报,渡心愿献三策,或可救一城百姓。

李幕僚犹豫片刻,府里的疫情像块石头压在心头,刺史大人已经摔了三个茶盏了。他咬咬牙:你在这等着,我去回禀。

朱漆门一声合上,把双经渡隔在门外。风卷着街面上的枯叶,打着旋儿掠过脚边,远处隐约传来哭喊声,不知是谁家又遭了难。他低头摸了摸腕上的布护腕,想起周老妇把护腕塞给他时说的话:我儿要是还在,也该像先生这样,做个心里装着人的。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门再次打开,李幕僚面无表情地站在门内:刺史大人允你入见,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可别怪州府不讲情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双经渡点点头,提着药包,迈步踏入这朱门高墙。府内的青砖地扫得干干净净,却隐约能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药味,混在檀香里,透着股说不出的压抑。穿过回廊时,见几个仆役低着头匆匆走过,脸上都带着惊惶,像是怕踩碎了地上的影子。

刺史正坐在正堂的太师椅上,手指敲击着桌面,发出的声响。他约莫五十多岁,两鬓斑白,官服虽整齐,眼底的红血丝却藏不住。见双经渡进来,眼皮都没抬一下:听说你有法子治疫?

非是治病,是渡厄。双经渡站在堂中,不卑不亢,《黄帝内经》有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如今虢州之疫,已非单靠汤药能解,需得医政、医民、医心三管齐下。

刺史终于抬眼,目光像淬了冰:本官听不懂你这些虚文。直说吧,要多少银子?多少人手?

不要银子,要粮仓。双经渡迎上他的目光,百姓饥饿,脾胃虚弱,正气不足,病邪更易入侵。开放粮仓,煮粥赈民,是为医政。

刺史的手指停在桌面上,脸色沉了沉:粮仓是朝廷的,你说开就开?出了差错,你担待得起?

担待不起,但刺史大人能。双经渡的声音平稳得像一潭深水,若疫情蔓延,百姓流离,朝廷追责,大人的乌纱帽保得住吗?若及时救治,控制疫情,便是大功一件,大人觉得哪个更划算?

刺史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手指在桌面上掐出几道印子。李幕僚在一旁低声道:大人,府里已经有三人染病了,再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