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77集 渭水渡厄

老船工愣了一下:“艾草?倒是有一些,平时用来熏蚊子的,莫非这东西能治病?”

“正是。”双经渡点头,“艾草性温,能祛寒湿。你们把船舱打扫干净,将艾草点燃,关紧舱门熏上一个时辰,让药气渗进木缝里,驱散潮气。”他又看向岸边丛生的菖蒲和艾叶,“再派人去采些新鲜的菖蒲和艾叶来,越多越好,煮水给大家喝。”

有人疑惑道:“这野草也能喝?别再喝出别的毛病来。”

双经渡微微一笑:“《黄帝内经》有云,‘治寒以热,治湿以燥’。菖蒲能化湿开胃,艾叶可温经散寒,两者同煮,正好能解这寒湿之症。诸位若是信得过我,便照做试试。”

老船工见他说得恳切,又想起这些天病痛的折磨,咬了咬牙:“反正也没别的法子了,就按先生说的试试!”他当即吩咐两个还能走动的船工去采菖蒲艾叶,自己则带着其他人清扫船舱。

岸上的行人里,有个背着药箱的游方郎中,起初还对双经渡的话半信半疑,此刻见他开的方子虽简单,却暗合医理,不由得走上前拱手道:“在下王仲,略通医术。先生这法子,倒是对症。只是这病来势汹汹,单靠熏舱和喝草药,怕是不够吧?”

双经渡回了一礼:“王郎中说得是。病在身,根在心。你们看,”他指向那些面带焦虑的行人,“大家忧心忡忡,气机不畅,反倒容易招邪入体。船工们病中惶恐,也不利于康复。”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刚才更温和了些:“诸位可知,这世间的苦难,多如水上浮萍,看似杂乱无章,实则都有缘由。就像这船舱的潮湿,若不及时清扫,便会滋生病患;人心若被恐惧填满,也会生出困顿。《金刚经》有云,‘众生共业’,咱们此刻同困于渡口,便是一种缘分。与其各自焦虑,不如齐心合力,渡过这难关。”

有人听得入了神,问道:“先生说的‘共业’,是说我们都会染上这病吗?”

“非也。”双经渡摇头,“共业亦可转为共福。船工们治病,咱们搭把手;草药不够,咱们分头去采;谁要是心里发慌,咱们便说说话解解闷。心齐了,气顺了,病邪自然无处可藏。”

他的话像一股清泉,慢慢浇熄了众人心里的焦躁。那游方郎中王仲率先响应:“先生说得有理!我这里还有些干姜,可与菖蒲艾叶同煮,能增散寒之力。”有个贩卖布匹的商人也道:“我船上有干净的麻布,可用来替换船舱里的湿草席。”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竟真的凑出了不少能用的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