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陛下,想不想国库充盈?

李平掏了掏耳朵,不耐烦地看向忽然大声说话之人。

“阁下尊姓大名啊?”

杨嗣昌冷哼一声:“杨嗣昌。”

李平回忆了一下这名历史人物,只记得零星信息,卢象升和杨嗣昌是死对头,卢象升主战,杨嗣昌主和。

历史上卢象升的死。

是因为,杨嗣昌调走卢象升的三万主力军队,只留下几千老弱病残,导致卢象升被清军剿灭。

如果不是自己挥师北上。

卢象升已经死了。

想到这里,李平脸色阴沉下来,他最烦的就是主和派。

更何况,满清这头狼崽子,时刻觊觎中原大地,这不是与虎谋皮吗?

啪!啪!啪!

李平忽然鼓掌,似笑非笑。

“原来是杨大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我封王受阻的事情,应该就是你干的吧!啧啧啧,我算是开眼了。”

说着,他看向崇祯朱由检:

“陛下,此人不是良臣。”

“他父母死了不回家守丧,国家有难,又不能为国尽忠,调走卢象升三万主力军,差点让卢象升战死,像这样的人,还有什么颜面活在世上。”

这话简直毫不留情,难听至极。

杨嗣昌此刻气得浑身发抖。

却听李平继续道:“陛下,这就是你的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倚重的大臣?”

“大敌当前不想着精诚团结,一致对外,却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不惜采取各种卑劣的手段,打压异己,勾心斗角。”

“哎,大明帝国会有今天,和这些人脱不了干系。”

如此诛心之论。

气得杨嗣昌满脸通红。

然而还没完,李平又补上一句:“打压农民军你第一,面对清军你卑躬屈膝,畜牲不如的东西。”

轰!!!

杨嗣昌只感觉脑袋像炸开一样,整个人瘫软倒地,晕死过去。

“杨大人,杨大人……”

百官惊慌失措,上前搀扶。

甚至连崇祯都不由面露焦急,毕竟这位是他倚重的大臣,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相当于自断一臂。

李平笑了笑:“陛下,无需担心,这只喜欢窝里横的家伙死不了,他要是能按着皇太极锤,让我叫他爹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