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贪狼入伙

瓦岗山聚义厅内,烛火通明,却照不透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扬州败退的伤痛未平,粮草短缺的困境如影随形,而今日,一个足以搅动瓦岗现有格局的人物,正立于堂下。

来人年约四旬,面容清癯,三绺长髯梳理得一丝不苟,虽身着半旧青衫,风尘仆仆,然脊背挺直,目光沉静,顾盼间自有股不容小觑的威仪。他便是曾为杨玄感谋主、名满天下的蒲山公李密。

程咬金高坐虎皮椅(他仍不习惯那“龙椅”),挠着络腮胡,打量着李密,粗声问道:“你就是李密?听说你挺有本事,咋想着投俺这瓦岗寨了?”

李密不卑不亢,躬身一揖,声音清朗如玉磬相击:“草民李密,参见混世魔王陛下。密久闻陛下聚义瓦岗,替天行道,英雄了得,心向往之。今隋室无道,天下鼎沸,陛下高举义旗,正是英雄用命之时。密不才,愿效犬马之劳,助陛下共图大业!”言语恳切,姿态放得极低,却又隐隐点出瓦岗如今“需才”的处境。

徐茂功轻摇羽扇,目光如电,似要穿透李密平静的表象。魏征抚须不语,眼神锐利。秦琼眉头微蹙,暗自审视。他们都深知,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程咬金却觉得这话听着顺耳,哈哈一笑:“好!俺老程就喜欢爽快人!听说你读过不少书,肚子里有墨水,正缺个能写会算的!以后就留在山寨,帮俺和老道、魏先生他们打理文书,出出主意!”

“陛下隆恩,密敢不竭尽全力!”李密再次躬身,语气感激。

然而,李密的“入伙”,远非一个闲散文职那么简单。他似是无意,却又极其精准地,将目光投向了厅中那些手握实权、却又在某些方面感到“不得志”的将领身上。

几日下来,李密便以其过人的见识和手腕,在瓦岗寨中掀起了微澜。

他并未急于接近程咬金或徐茂功等核心,而是将目光首先投向了五虎上将之首单雄信。这一日,他携一壶好酒,步入单雄信营帐。

“单将军,冒昧打扰。”李密笑容温和,“密闲来无事,偶得佳酿,知将军海量,特来与将军共品,顺便请教些军务。”

单雄信性情豪爽,正因近日与罗成龃龉、又觉秦琼处事有时“偏袒”而心中郁结,见李密这位名士主动来访,态度谦和,顿生好感。几碗酒下肚,话匣子便打开了。

李密听单雄信抱怨军械分配、人员调遣诸事,并不直接评断,而是叹道:“将军赤胆忠心,天地可鉴。然世间事,往往能者多劳,未必多得。想那汉之韩信,功高盖世,亦曾受胯下之辱。非其不才,乃时运机缘未至也。”此言看似宽慰,实则暗指瓦岗现有秩序对单雄信这等“实干派”不公,深深拨动了单雄信的心弦。

“李先生知我!”单雄信拍案,引为知己。

对待勇南公王伯当这等箭术超群却性高气傲的将领,李密则赞其神射,比拟养由基,又惋惜道:“王将军神技,千军辟易。然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伯乐更为难得。将军乃国士之才,岂可久居人下?”话语间,既满足了王伯当的虚荣,又点出其“未尽其才”的处境。

甚至对一些中下层头目,李密也能叫出姓名,关切询问,言语间令人如沐春风。他谈兵法,能引经据典,切中要害;论时局,能高瞻远瞩,剖析利害;甚至江湖轶事,亦能娓娓道来。其才华魅力,迅速折服了大批绿林出身或对现状不满的将领。

不知不觉间,以单雄信为核心,王伯当、尤俊达、新文理夫妇等将领,隐隐聚集在了李密周围。他们觉得李密尊重豪杰、看重实绩、不拘小节,与徐茂功的玄奥难测、魏征的严谨法度、乃至秦琼有时略显“正统”的做派形成了鲜明对比。

聚义厅议事时,李密往往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尤其是在筹措粮草、联络外援方面,展现出惊人效率,令程咬金大喜过望,愈发倚重。但他每次建言,又总能巧妙地为单雄信等人争取更多资源或话语权,使其势力悄然增长。

徐茂功冷眼旁观,心中警铃大作。他夜观星象,见代表瓦岗的星域中,贪狼星光芒大盛,其光诡谲闪烁,善于蛊惑,正不断侵蚀、勾连青龙(单雄信)、破军(王伯当)等煞星的光芒,使得原本围绕紫微(程咬金)的星辉,隐隐有了离心之象。这李密,绝非甘居人下之辈,其入瓦岗,如贪狼入羊群,看似增势,实藏倾覆之祸!

然而,李密行事滴水不漏,功劳摆在眼前,对程咬金也恭敬有加,徐茂功一时竟找不到由头劝谏。他只能对魏征叹道:“魏兄,贪狼已至,煞气侵宫。瓦岗恐再无宁日矣。”

魏征默然点头,神色凝重。

李密,这位身负贪狼宿命、象征欲望与背叛的枭雄,已成功在瓦岗山这块英雄地上扎下了根。他的到来,如同一滴落入清水的墨,迅速晕染开来,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权力的底色,为这座看似坚固的堡垒,埋下了最深远的隐患。

瓦岗山聚义厅内,烛火通明,却照不透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扬州败退的伤痛未平,粮草短缺的困境如影随形,而今日,一个足以搅动瓦岗现有格局的人物,正立于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