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泛黄的书页在破庙的微风中簌簌作响,苏月璃指尖划过《葬星录》上那一行古篆,呼吸陡然一滞。
“原来如此……‘龙脊尽头’,根本不是指地理上的山脉终点!”她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与震撼,“这是一个天星投影点!是天上的星,与地下的脉,在某个特定瞬间交汇的虚无之门!”
她的话音未落,楚风那双异瞳之中,金蓝二色流光疾走。
他凝视着苏月璃摊开的星图残片,眉心那枚古玉契约的纹路竟微微发烫,一股温热的气流顺着他的经脉涌入双眼。
刹那间,他眼前的世界变了模样。
秦岭磅礴的地气不再是无形之物,而是化作了万千条奔涌的金色溪流,它们在地底深处盘旋、汇聚,其流向、其节点,竟与那星图上的星位移动轨迹,严丝合缝地重叠在一起!
“古玉……在帮我算时间。”楚风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敬畏。
这枚自小便伴随他的古玉,第一次展现出如此惊世骇俗的能力。
它不仅仅是钥匙,更是一台活着的、与天地共鸣的精密仪器。
“境外那些人定会通过星象变化追踪我们!”一旁的阿蛮焦急地开口,他手中正用朱砂飞速绘制着几张符箓,“我连夜制作‘避星符’,或许能遮蔽一时。”
“没用的。”一直沉默的龙三姑摇了摇头,她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在跳动的火光下显得愈发神秘,“星不可避,只能‘借’。”她颤巍巍地从怀中取出一枚巴掌大小的龟甲,龟甲呈玄黑色,上面用古老的刀法镌刻着一幅繁复的图案——九座形态各异的祭坛环绕着一个中心点,那中心点,竟是一只睁开的眼睛。
“九眼祭坛图……”苏月璃倒吸一口凉气,这正是守窑族代代相传的秘宝!
龙三姑的指尖在龟甲上轻轻一点,点在了其中一座祭坛的“眼”上。
“你们要开门,得先‘点眼’。以活人之瞳,祭星位之缺。”
楚风的瞳孔猛然一缩,一股寒意从脊背窜起。
又是献祭眼睛?
小铃的悲剧,难道要在他身上重演?
“呵呵……”龙三姑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发出一阵沙哑的笑声,“傻小子,守脉人从不献眼,我们献的是‘影’。那扇门需要的不是祭品,而是一个能与星位共鸣的‘替影’。”
子时,万籁俱寂。
葬星沟最高处的断崖上,冷风如刀。
楚风孑然而立,他将那枚古玉轻轻置于崖顶一块天然的平整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