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
吐蕃大军攻入吐谷浑,并将吐谷浑彻底收入自己囊中!
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把持吐蕃国政的噶氏家族首领赞聂多布(禄东赞长子)率军攻陷唐朝安西四镇(即龟兹、疏勒、于阗、焉耆,648年安西四镇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679年以碎叶镇取代焉耆镇,719年又以焉耆镇取代替碎叶镇),唐朝被迫罢安西四镇,安西都护府迁至西州。
同年,唐高宗派薛仁贵率军讨伐,最终在大非川被论钦陵(赞聂多布之弟)击败,
大非川之役是唐朝和吐蕃的首次大规模战役。
此役之后,吐蕃在松赞干布之孙—芒松芒赞在位期间,在噶尔·东赞域松等大臣辅佐下,继续对外扩张,之后掌控了青海地区!
青海地区不仅成为吐蕃的领地,也成为吐蕃对外扩张的前沿和门户。
芒松芒赞,在公元676年病逝后,其子赤都松赞继位,
此时,大唐进入武则天统治时期,
公元692年,武周重新控制安西四镇,
“以于阗国为毘沙都督府,分其境内为十州,以于阗王尉迟伏阇雄为毘沙都督。”
但,在公元696年(武周万岁通天元年),
吐蕃大将——论钦陵在素罗汗山之战中,再次大败武周军。
随后,论钦陵遣使谈判,要求割让安西四镇与突厥十姓之地,但被武周拒绝。
武则天遂采用郭元振提出的离间计提议,激化其与吐蕃赞普的矛盾。
公元699年(武周圣历二年),
吐蕃赞普赤都松赞发动政变,诛杀了把持国政的噶氏家族,论钦陵自杀。
吐蕃丞相论钦陵的能力,在当时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尤其是军事指挥才能
大唐李靖之后,无人可以出其右!
正因为吐蕃丞相论钦陵能力太强,逼迫一代女皇武则天,也只能使用反间计,才最后成功除掉吐蕃丞相论钦陵!
论钦陵死后,吐蕃国政重归于赞普,论钦陵的弟弟赞婆率领残部投奔武周,
赞婆被武则天封为归德王、右卫大将军;
次年,论弓仁(论钦陵之子)被迫率吐谷浑部七千帐归附武周,被授左玉钤卫将军,封酒泉郡公。
因禄东赞、论钦陵都在吐蕃做过大论(大相,吐蕃谓“臣”为“论”),
故他们的后裔子孙“以官为氏”,成为论姓的始祖。
论弓仁及其子孙世代先后出任大唐大将军、节度使等职,
如论诚节封武威郡王,论惟明任渭北节度使,家族成员遍布大唐军政要职。??
噶氏家族倒台后,吐蕃赞普赤都松赞重掌大权,为了避免朝政再次被权臣窃夺,赤都松不再任命大论。
但没过几年,赤都松赞便于公元704年,在亲征南诏的过程中病逝。
赤都松赞去世后,吐蕃发生内乱,
“嫡庶竟立,将相争权,自相屠灭。”
而即位的赤德祖赞(又称尺带珠丹)还很年幼,由其祖母没庐氏赤马类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掌国政。
先后平定了多位大臣叛乱,从而避免了吐蕃的分裂。
赤德祖赞继承赞普之位后,开始与唐朝和亲,
公元710年(唐中宗景龙四年),唐中宗将金城公主许配给他。
吐蕃还通过互市,向唐朝购买茶叶、丝绸等物品。
因吐蕃再次与唐朝确定联盟关系后,
所以赤德祖赞主政后,将对外扩张的矛头指向了中亚地区。
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吐蕃开始对小勃律大规模用兵,小勃律王遣使向唐朝求援,唐玄宗命令吐蕃罢兵,吐蕃不听从命令,于是攻破了小勃律国,小勃律被迫臣服于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