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还算聪慧,他当真要了百两银子,却未将其随身携带。
要知身揣百两重资,无异于引祸上身,与自寻死路何异?
他将银两妥善埋藏于牛棚之下,又覆上一层风干的牛粪掩人耳目,而后才动身前去寻访教人设馆识字之处。
是日,多宝将一两碎银用布帛裹妥,又在布外糊上鸡屎掩人耳目,而后怀揣着这包银两,悄然动身启程。
人的一生,离不开屎。
一路晓行夜宿,直至次日,方抵达永安镇。
这永安比较青牛村,繁华了百倍。
他沿街打听,逢人便躬身作揖,言辞笨拙地询问何处有教书识字的先生。
镇上的人见他衣衫褴褛,又有鸡屎牛屎味,多是鄙夷地摆手。
饶是如此,多宝依旧不气不馁。
问了不下数十人,终是在一处僻的巷弄里,寻到了一座挂私塾牌匾的院落。
院门虚掩,里头书声琅琅。
多宝心头一喜。
这倒也不是无绝人之路。
世道比鸡屎香多了。
多宝整了整破衣,抬手在斑驳的木门上,轻叩了三下。
一位身着青布长衫的老先生,自门内探出身来。
他一露面,鼻子便抽动了两下,眉峰蹙起。
“何事?”
老先生不耐。
多宝赶忙躬身作揖,姿态学着村里人见乡绅的模样。
“小子想识字。”
他一面说,一面摸出碎银双手奉上。
老先生的视线自那碎银上掠过,眯着眼,心里快要吐出来,表面佯装镇定。
“你可知晓这永安镇是何等去处?那仙人游之事,便是在我永安举行。仙人洒落财帛,我等此地的消费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
“束脩之资,一年需黄金一两。少得一个铜板,便休要污了我这院门。”
多宝在心中暗自咒骂了一番。
一两黄金,都能将邻村青牛村整个购下。
此等市侩也能当得先生?还什么仙人巡游,真真是玷污了这风雅之名。
见鬼了。
腹中空空,带来干粮也就见了底。
他沿着永安镇的街巷漫无目的地走,周遭的喧闹与繁华,与他格格不入。
正自天人交战,一阵交谈声,飘入耳中。
多宝循声望去。
不远处的巷口,立着四个人。
为首中年人,仙风道骨,两道眉毛白得扎眼。
他身旁,立着一个魁梧如殿柱的巨汉,偏偏左边的袖管空空如也。
巨汉身后,是一个醉醺醺的青年,眼神迷离,脚步虚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