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失败,却要自相残杀。
正南兄,莫中其计。逢纪悻悻退回席位,我等是为主公谋划,非来争强斗胜。
审配也顺势坐下,不再理会。
公孙瓒若这般好对付,又岂会盘踞易京至今?
不料许攸再度开口:主公,既然他二人无计可施,这公孙瓒便交由我许攸一并解决!
袁绍不禁动容:子远真有良策?
许攸昂首:愿立军令状!
见其如此笃定,袁绍拍案而起:好!就冲子远这份胆识,本将军再信你一回。献策不比征战,何须军令状?若不成,你自行离开邺城便是!
终究还是念及旧情。
许攸朗声大笑:主公放心,我许攸才略过人,刘备公孙瓒不过土鸡瓦狗!只望事成之后,主公能设军师祭酒之职!
奸佞!
谄媚!
虚伪!
可恨!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许攸的真正意图在此。
郭嘉担任司 师祭酒后,许攸便盯上了大将军军师祭酒之位。
虽然军师祭酒并非要职,但二字在名义上却比其他军师高出一截。
日后相见,郭图、逢纪、审配只能被称为郭军师、逢军师、审军师,而许攸却能以许祭酒相称!
在袁绍麾下这群明争暗斗的谋士中,若许攸真当上军师祭酒,往后言行举止都能在众人面前摆足架子。
我才是军师祭酒!
尔等区区谋士,岂能与我许祭酒相提并论?
虽然尚未成真,但众人已能想象许攸日后那副嘴脸。
逢纪和审配却已错失良机。袁绍有言在先,若计策失败便不得留在邺城,他们再无机会以军令状一搏。
但离开邺城就真的回不来了吗?田丰被逐出五六次,每逢要事不照样被召回问策?
许攸这算盘打得精:胜则当祭酒,败则去游历,几乎毫无损失。正如袁绍所言,献计献策又非领兵打仗,何必立什么军令状?即便计策失败,袁绍也不会有什么重大损失。
见逢纪和审配垂头丧气,郭图冷笑一声上前道:主公,在下有一计可平定并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袁绍大喜:既有良策,速速道来。
郭图狡黠地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呈上:主公,此计须保密,不可让第三人知晓,当按部就班实施!
袁绍览毕拍案叫绝:妙计!若真能平定并州,当记你首功!
郭图得意道:为主公献策,乃郭图分内之事。他轻蔑地扫视众人,心中暗喜:想找我的茬?让你们无茬可找!
众谋士无可奈何。郭图以不可让第三人知道为由,让他们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知道的人多了,计策自然就不灵了。袁绍麾下这群谋士,在相互攻讦的环境中,渐渐都学会了自保之术。
袁绍又看向其他谋士:青幽并三州皆有对策,唯独黑山张燕令人头疼,不知谁能为我分忧?
这时,田丰出列道:主公,黑山军肆虐,常山郡受害最深。这些年来,常山军民早已对其深恶痛绝,各县都有义兵自保。
然而义兵缺乏兵器甲胄粮草,虽偶有斩获,却难挡黑山军大规模劫掠。
臣建议,可将常山郡义兵集结起来,资助其兵器甲胄粮草,使其自行组织抗击黑山军。
“主公只需花费些许军资,便可获得一支可用之兵。”
“这支队伍在与黑山贼周旋时,必能磨砺成精锐之师。”
“待时机成熟,主公便可将其收归麾下,实乃两全其美之策!”
袁绍击节称赞:“不必强行征调惹民怨,又能练就精兵,妙计,当真妙计!”
沮授上前进言:“供给义兵军械粮秣虽可增强战力,却似 之剑。若处置不当,恐反噬其主。”
“臣提议以五十人为一队,队率须是本县在册的良家子弟。如此既可防范黑山贼冒领,亦便于日后整编。”
田丰附议:“沮授此议甚善。以良家子统领部众,若有战功卓着者,主公更可额外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