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当守本分。
此乃李牧恪守之道,既免猜忌,又得从容。
若似诸葛孔明般事必躬亲,岂非早逝?
李牧可不愿终生劳碌。若能一语点醒主公,何必赘言?
轻松献策,岂不快哉?
“明公圣明。”李牧合扇行礼,为曹操的分析画上完美句点。
曹操朗声大笑:“若非显谋献此三策,我一时也难以想出如此妙计!”
欣喜之余,曹操即刻召集文武,准备以盛大演武震慑远道而来的西凉军。
同时亲赴天子车驾。
演武之事,自需天子见证。
虽无天子亦可威慑马韩,但为巩固刘协信任,这表面功夫不可或缺。
董承虽诛,谁知朝中是否还藏有二心之辈?
刘协听闻谗言,恐怕又要给曹操平添不少麻烦。
三军演武?刘协眼中闪过兴奋之色,曹爱卿,朕可否前往观礼?
曹操含笑答道:若无陛下坐镇,三军如何演武?臣此番前来,正是恭请陛下亲临。三日后请陛下身着金甲,手持御剑,携皇后共登长安城楼,主持三军演武大典。
这番描述令少年天子心潮澎湃。
虽贵为天子,十五岁的刘协终究难掩少年心性,对这等盛事充满期待。
朕明白了。曹爱卿,演武事宜就全权交由你操办。刘协目光灼灼,三日后,爱卿务必与朕同登城楼。
曹操嘴角微扬,恭敬行礼:臣,遵旨。
演武的消息迅速在朝堂传开。
新任大司农周忠正与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叙话:陛下已下诏,三公九卿皆需登城观礼。这位庐江才俊在目睹董承等人下场后,经杨彪点拨,已学会审时度势,不再与曹操正面交锋。
杨彪目光如炬,洞若观火:此次演武,实因马腾、韩遂率三万大军逼近长安。虽去年二人有救驾之功,但这些西凉武将与李傕、郭汜何异?名为护驾,实欲将陛下困在长安。
赵温颔首:如今长安渐复生机,不仅西凉诸将,朝中亦有不少人想久居长安,不愿跋涉洛阳。
杨彪冷笑:不赴洛阳,曹操岂会长驻长安?若无曹操坐镇,西凉诸将必生异心,我等这半载心血,岂非又回到李傕乱政之时?
曹操虽怀权臣之心,但待陛下与我等老臣尚知礼数。
只要不刻意作对,大家相安无事,岂不美哉?
况且若曹操日后变心,关东豪杰辈出,远胜困守长安。
在此地,连个外援都难寻觅。
真是鼠目寸光。
宦海沉浮数十载的杨彪,早已看透其中玄机。
周忠点头应道:“回到洛阳后,便可联络庐江同宗的周瑜。此子文武兼备,定能成为一大助力。
赵温接话道:我身为司徒,有权征召贤才,想必曹操不会阻拦。待返回洛阳,定要为陛下广纳英才,总有能人可制衡曹操。
......
官道之上,马超意气风发,难掩兴奋之情。
尽管马腾再三嘱咐,但马超全然不放在心上。在他眼中,曹操不过是个矮小之辈。
阎行,你负责出使,我来扬威。马超举枪指向长安城:今日在此扎营,你去告诉曹操,让他将车骑将军之位让给我父亲,否则攻破城池,片甲不留。
阎行暗自咒骂。
这般狂妄之言,分明是要借刀 。
马超,我奉岳父之命先礼后兵,岂能直接威胁曹操?阎行直言不讳:你在此扎营,我先去长安觐见陛下。若无圣旨,切莫轻举妄动,以免被视作叛贼。
马超勃然大怒:阎行,你敢违抗我的命令?
阎行寸步不让:我只听岳父调遣,若你不满,大可另派他人!
庞德见二人争执不下,连忙劝解:孟起,此时内讧岂不让曹操看笑话?还是先探明长安虚实为要。
马超冷哼一声,不再理会阎行,自顾自地指挥士兵安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