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早已设好的局!
“难道我们只能任由曹操驱使,去平定关中?”种辑满心不甘。
董承叹息:“形势逼人,唯有小心行事,别被曹操算计便是。”
一旁的杨奉冷冷开口:“你们这些人,就爱玩弄这些弯弯绕绕的阴谋。”
“曹操想杀我?呵,巧了,我也想杀他!”
董承连忙劝阻:“杨奉,忍一时之气,待陛下热血消退,我们还有机会。”
杨奉语气森然:“我知道你们在怕什么——怕曹操那一万精兵!”
“待我派人去河东郡,召李乐、胡才、韩暹,还有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前来救驾。”
“到那时,何须畏惧曹操!”
董承迟疑道:“召李乐、胡才、韩暹及南匈奴王去卑救驾,会不会引狼入室?”
杨奉嗤笑:“董国丈,引狼入室,亦可驱虎吞狼。李乐等人性情暴烈,让他们与曹操相争,我们坐收渔利。”
种辑已被愤怒冲昏头脑:“董国丈,还犹豫什么?曹操欲置我们于死地,我们便先下手为强!”
董承深吸一口气,决然道:“好!杨奉,你负责联络白波军与南匈奴人,我与种辑寻机劝陛下放弃御驾亲征,早日前往洛阳。陛下年少,又养尊处优,这股热血迟早会凉。”
曹操回到营帐,与李牧商讨下一步计划。
显谋,第二步已成,接下来该如何行动?曹操略显疲惫地问道。
先前为了配合李牧的战略,曹操不得不违心扮演谄媚之臣的角色。此刻终于能卸下伪装,他感到一阵轻松。
李牧轻摇羽扇,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第三步,偷梁换柱。
此话怎讲?曹操神色一凛。
李牧望向北方:这些公卿大臣中,不乏明眼人能看出明公借陛下亲征之机清除异己的用意。只是碍于陛下对明公的信任,多数人只能忍气吞声,少数人则可能铤而走险。
他们无非两种选择:一是向日渐厌倦的陛下诉苦,二是直接对明公下手。
曹操冷笑:前者尚有可能,后者?就凭他们?
李牧提醒道:明公莫要大意。杨奉出身白波贼,若他狗急跳墙,勾结南匈奴来袭,群狼环伺之下,后果难料。
杨奉有此谋略?曹操略显诧异。
此非谋略,乃白波贼惯用伎俩。李牧解释道,能独吞则独吞,不能则拉同伙分赃。
曹操恍然:所以这偷梁换柱之计,是要借白波贼之手,给公卿们设下死局?
正是。李牧轻摇羽扇,此计关键在于以假乱真。明公可如此部署......
曹操频频点头:那逃往池阳的李傕又当如何?
段煨与李傕素有恩怨,不如让段煨出手。李牧建议道,既能除患,又可让段煨欠明公一个人情。
曹操抚掌而笑:险些忘了段煨这步棋。多亏显谋提醒,否则又要错失良将。
就依此计行事,让这些狂妄的公卿早些,省得终日与我作对。
华阴。
段煨撤军后,心中郁结难解。
他原以为迎回天子便能洗脱董卓余 污名,不料在朝臣眼中,自己仍是逆贼。
当初投靠董卓实属无奈,段煨自诩与李傕、郭汜之流不同,治军严明,不扰百姓,始终心怀汉室。
可他一介武夫,怎敌得过种辑这等朝堂老手?
“唉……”
营帐内,段煨独坐叹息,前路茫茫。
“报——”
亲兵疾步入内:“将军,城外有一人自称车骑将军曹操麾下司马满宠,求见将军。”
曹操?
段煨眉头一皱:“我与曹操素无交情,他派人来作甚?”
虽存疑虑,段煨仍命人引满宠入城。
曹操此次西进关中,身边谋士唯有李牧、满宠、毛玠可参机密。